词条 | 九仙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九仙山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县北,距县城30公里。海拔1658米。相传昔有隐士九人居此,俱仙去,故名。奇岩怪石、洞天石室、峰峦云雾、寺观石刻等构成这里的主要景观。今景区以气象站为中心。南部景区有永安岩、天然室、弥勒洞等。唐开元间(713―741)僧人邹无比在永安岩种荇菜,故又名荇菜岩。岩寺始建于唐开元间,现存多为清代重建。岩右有护界亭;左有玉液泉,近处蛇岳公洞如大蛇张口;岩后林木葱葱,有四角竹。天然室传为无比修真处。弥勒洞有无比坐化前雕刻的石弥勒造像,洞内外有多处摩崖石刻。西部景区有龙池,为南宋嘉定间泉州太守王十朋祈雨处。龙池之下传有99个洞穴。补陀岩洞外有一座元代石雕坐式戴冠观音造像。东部景区有灵鹫岩等。岩寺始建于唐开元四年(716),今存清代重修的木结构残迹和唐代石柱。北部景区有仙棋坪、风动石,和最高处“只有天”。人登其上,身处云间。“百里相寻岂惮遥,名岩栖息意萧萧”(詹仰庇《游九仙访友》),自唐以来游人不绝。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