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九连城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九连城遗址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丹东市东北25公里处的鸭绿江畔,因九座城址相连,所以从明代开始,称“九连城”。金时,九连城有了行政建置,成为婆娑府路的治所;元时,是婆娑府路巡检司的驻地;明时,又在这里增镇江城,是辽东东南部边境上的军事要地,也是明清两代中国与朝鲜通商的要道和两国使节往来的必经之地。现存城址尚有4处,掺望台5处,其中一座在九连城村西,城址近方形,有东西两门,南墙长225米,夯土墙存高约4米。在城内出土了辽、金、元时期的各类瓷片、琉璃珠、残碎砖瓦和火石臼与“崇宁重宝”钱等文物。 位于鸭绿江风景名胜区西南部,丹东市东北12公里处。城筑于鸭绿江边土山上,北依镇东山,东临?河,形势险要,为金婆速府路、元婆娑府巡检司治所。因有九座营围相连,故明代称九连(联)城。现在尚存城址四处,掺望台五处。一座城址近方形,有东西两门,南墙长225米,夯土墙存高约4米。城内出土有辽、金、元时期的各类瓷片、琉璃珠、大石臼、宋“崇宁重宝”铜钱、辽大尚书吏部之印、万户之印、契丹古铜印、梯形灰砖、布纹灰瓦等。这里是明清时中国与朝鲜的通商要地,是两国使节往返必经之路。明朝王之诰巡视九连城赋诗云:“九连城畔草芊绵,鸭绿津头生暮烟。对岸鸟鸣分异域,隔江人语戴同天。”附近?河沙洲上有?河尖古城址,系汉代安平县城遗址,呈长方形,土夯城垣,残高1米,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00米,城外东南侧有汉墓。城内出土有汉代五铢钱、绳纹陶器片和印有“安平乐未央”篆字圆瓦当。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