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交际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交际礼分类:【中国民俗】 交际礼是人们依据场合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而相互施行的礼节。该书涉及的交际礼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仅指施礼的动作行为。至于交际方式、馈赠礼品等等方面在其他章节中都有一些描述,在此就不专门叙述。 作揖。也称打躬作揖。行礼时,合掌弯腰下拜。 叩拜礼。又称叩头、叩首、磕头,通行于清代,用于百姓见官、祭神、祭祖、庆吊等场合,辛亥革命时被官方废止,但民间却至今仍在年节、喜寿庆、祭祀中沿用。行礼时,先作一揖,后双膝跪地、叩头,屈一次为一叩。一般为一叩、三叩、四叩。大礼为三拜九叩,其行礼方式是作揖、跪下、三叩、起立,共往复三次。 叩拜礼也称“跪拜礼”、“下跪”,但此称谓多在求情、求饶等场合出现。 抱拳礼。本在武林中流行。民间则以男子熟人相见,抱拳拱手致意。 万福礼。是妇女见长辈、夫君或官时,双手合拢或双手五指指尖相对置左侧腰间,腰膝微屈三次。 鞠躬礼。是辛亥革命以后渐流行的礼节。见长辈、师长只行一礼,正式礼仪场合是行三礼。行礼时,必须先脱帽,否则被视为不懂礼貌。 握手礼。是辛亥革命后广泛流行的礼节。见面、分别时都可使用,以此表示友好。握手时忌戴手套,否则被认为礼貌不周。 举手礼。用于穿戴军装、军帽之人。行礼时,右手五指并拢平举在帽檐右侧,同时双腿并拢,民间亦俗称“立正”。 挥手礼,多用于迎送之时。 除此,还有简单的问候语言都属交际礼仪范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