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亦黑迷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亦黑迷失分类:【文化精萃】 元初航海家,畏吾尔人(维吾尔人)。蒙古至元(1264―1294),初年入备宿卫。九年(1272),奉世祖命使海外八罗孛国,十一年(1274),偕其国人以珍宝奉表来朝。十二年(1275)再使其国,与其国师以名药来献。十八年(1281)拜荆湖占城(今越南南部)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招谕占城。二十一年(1284)复奉命出使僧迦剌国(今斯里兰卡-狮子国)观佛钵舍利。二十四年(1287)使马八儿国(今印度东南部),取佛钵舍利,浮海阻风,行一年乃至,得良医善药贡物而还。二十九年(1292)世祖方议征不哇,立福建行省,命吏弼主军事,亦黑迷失主海道事。军次占城,遣将谕降南巫里(苏门达腊西)、速木都剌(苏门达腊)等小国。三十年(1293)攻葛郎国(今印尼爪哇岛谏义里一带)。降其主合只葛当,又遣郑桂招谕,木来由诸小国。不哇先降后叛。亦黑迷失及史弼,引军北还。仁宗即位后卒。 维吾尔族航海家。出生年代不详。史书上关于他的记载始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年(1265),这一年,他入朝任宿卫官,开始宦海生涯。至元九年(1272),他奉忽必烈之命第一次率船队出使南洋。这支规模可观的船队整整航行了两年,驶过南洋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最后经过菲律宾群岛上的八罗孛国返回。至元十二年(1275)他再次渡海出使八罗孛国,并与当事国和平交往从而获得八罗孛国政府的信任,该国派出国师携带名药回访中国,就乘坐亦黑迷失的返航船。至元二十一年(1284),他又率船驶往僧加剌国,即今斯里兰卡。船队途经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进入印度洋到达僧加剌国, 航程近5000海里。3年后, 忽必烈又命亦黑迷失去印度半岛南部的马八儿国, 迎取佛钵和佛骨。这次航行的航程比前一次更远, 在海上不断遭到大风浪的袭击。亦黑迷失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才能, 指挥船队化险为夷, 安全抵达马八儿国。除了完成忽必烈授予的宗教使命之外, 他还在当地寻找到了许多药材回国。亦黑迷失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连续4次远航, 经历了无数艰难与风险, 圆满完成各次任务。忽必烈赐给他玉带、鞍辔和衣物, 还任命他先后担任兵部侍郎,平章政事等重要官职。晚年他告老还乡,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感念他半生航海, 历尽艰辛,加封他为吴国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