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京族婚礼闯歌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京族婚礼闯歌卡分类:【风俗文化】 京族青年婚礼之日,男方挑选二、三对得力的歌手,作为新郎的代表,前往女方家接新娘。女方家大门关得严严实实,请二、三对歌手伴着新娘在家中等候。屋前大路和林丛里设三重悬灯挂彩的“榕门”。每道“榕门”均以彩条、红绳拦路设“歌卡”。第一重“歌卡”由歌童把守,第二、三重“歌卡”由成年歌手把守。男方接亲队伍来到,歌童便不断地盘问来客: 歌童:一百头牛落归岭,问你几多角和蹄?问你几多蹄共角?几多到泥几多不到泥? 歌手:一百头牛两百角,四百只角八百蹄,四百只蹄踏到地,四百只蹄不到泥。 双方对歌,直到歌童认为满意,才放迎亲队伍过卡。迎亲队伍通过三道“歌卡”后,女方家的大门才敞开,欢迎他们进入喜庆满堂的女家堂屋。双方歌手相互祝贺,唱吉利的礼仪歌后,入席。宴席上,双方歌手还要对歌: 男:什么山上成双飞?什么海里两相依? 什么东西共百载?什么根深扎海底? 女:山上斑鸠成双飞,海里鲎鱼两相依, 恩爱情侣共百载,海榄根深扎海底。 喜宴成为歌宴。宴后,双方歌手簇拥着面罩纱巾的新娘,拜别父母,唱《辞行歌》而去。一路之上,队伍每走一步便停一回,每停一回就唱一阵歌。有的男女双方同住一岛,相距不远,也要唱到彩霞满天、日落西山之时才将这人生必经的、充满希望与憧憬的路程走完。所唱的歌,内容包罗万象,很富感情。特别是新娘离开家门时,往往要给父母、兄弟、姐妹唱歌: 四周都是他们姐妹, 嫁到哪里只有我跟情郎相亲。 感谢父母恩情, 女儿梳妆打扮要去别人家门。 还有阿哥在家, 父母年迈望哥哥多加照应。 妹是女子生来外向, 出嫁以后父母和祖宗难得奉敬。 妹是女子,哥呀! 长大成人都是别家父母得妹奉承。 两位歌手此时便唱道: 手捧京家的独弦琴, 叮咚拨动好心欢, 歌师陪送新娘去, 成双成对结良缘。 叮咚叮,叮咚叮, 琴声铿锵歌声圆, 鱼虾起舞浪打琴, 露洒花开结凤鸾。 新娘接到男方家,便与新郎双双拜祖公棚(祖灵),俗称“拜堂”。歌手们即兴唱起《拜堂歌》。拜堂后,宾客向新郎、新娘和他们的父亲、母亲祝贺: 祝贺四姓父母, 双方结义和睦相处。 祝贺四姓成就, 选得吉日成双万代。 祝贺四姓相逢, 桃、兰、桂、茴同开一园。 祝贺四姓亲家, 媳贤婿好同得托福…… 这时,新郎新娘捧槟榔敬父母、长辈、众宾客。众人欢贺,唱《谢槟榔歌》。京族婚礼,自始至终洋溢着歌声。其最高潮是新郎新娘同唱《结义歌》: 我俩似石碑, 上有明月下有春风作证。 我俩心心相印, 雨淋日晒颜色不褪。 我俩出出进进, 相遇时面容象盛开的花。 我俩你迎我送, 迎送时颜容比鲜花还美! 至此,婚礼仪式伴随着婚礼歌声结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