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亲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亲族

分类:【中国民俗】

亲族是宗族的进一步扩大所形成的联姻关系,主要包括父系和母系等双系亲属。亲族是由父族、母族和妻族组成的一个大群体。这个群体是由若干家庭血缘关系发展起来的血亲关系和由配偶关系发展起来的姻亲关系的总和。而在这个总和所构成的亲族关系中,并不是包括父族、母族和妻族各方的所有人,而是以自己为中心向父族推衍数十代,向母族推衍四代,向妻族推衍四代之成员。如按血缘讲,本人兄弟姐妹及三代子孙、父兄弟姐妹及三代子孙,祖父兄弟姐妹及三代子孙,曾祖父兄弟姐妹及三代子孙,高祖兄弟姐妹及三代子孙,还包括高祖以上数代子孙等等。在姻亲内,也以此类推,但所包括成员不超四代,充分体现了亲族构成仍然是以父族为主体的原则。

汉民族最能在服丧制度中表达家族血缘的亲疏程度。直系是指在血统上直上直下的系统,旁系则无上下联系,只是血统同出一流。至于和自己同辈的亲属,是只分长幼而不分尊卑。例如甘肃临洮县的许多村镇,家族权威已不像以前那么森严,原先年长者向个别小长辈(辈分在上)行重礼的现象已被淡化了。尤其是大部分青年人不服气年龄小辈分大的人,他们认为决定地位的应该是本事而不是辈分。有的青年人甚至视家族族规不顾,与自己的长辈“出了五服”的同龄人恋爱结婚(族规认为是乱伦)。这都说明家族观念随着婚姻法的健全,逐渐对青年人失去了效力。无论是直系近亲,还是旁系远房,亲属之间的关系在古代法律中享有特殊权利。在所有亲属中,父母与子女关系居核心地位。

宗族团体的民俗活动,主要是参与族内举行的婚丧嫁娶仪式,农事庆典、灾事救助、家族祭祀、祝寿、拜年、资助办学、修路、建庙,以及其他有利于宗族的一切活动。

一个家庭,如果从姻缘角度来观察,则突破了宗族的界限,使家族的范围扩大了,有了亲族的一部分。陶立?先生说:“凡这些由若干家庭血缘关系发展起来的血亲集团和配偶关系发展起来的姻亲集团的总和,构成了亲族和亲族关系。”

家庭与婚姻有着密切的联系,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前提,家庭是缔结婚姻的结果。建立一个家庭,必须有男娶女嫁或入赘式的婚姻,这样,对一个家族来说,它势必得与另一个家族联姻,这就构成了亲族关系。亲族不单纯由姻缘关系组成,它也包含血缘关系,是二者的统一结合。

既然有了亲族,便有了亲系(亲属的系统)。亲属一般分为血亲与姻亲,由于人们深受宗法制度与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又将亲属分为宗亲与外亲。宗亲(青海人称“室内亲”)是与男系血统相连属的亲属,是以男性“我”为基点,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直系亲属,也包括第一旁系、第二旁系、第三旁系等;外亲是与女系血统相连属的亲属,包括直系姻亲和旁系姻亲。又从外亲中派生出妻亲,是专指夫的妻方亲属,主要是妻之父母、兄弟姐妹等。

在青海,由姻亲关系而产生的亲属通常情况下也都有往来,俗称“走亲戚”。但“走亲戚”并非无限扩大,也不是持久的,而是有范围和限期的。对夫方来说,岳父母、妻之兄弟姐妹是必“走”的亲戚。青海汉族习惯上将妻方的第一旁系,甚至连第二旁系亲属都纳入其“亲戚”行列。其他各民族也基本如此。这只是姻亲亲属的一个方面,另外他还得与母族的直系亲属、祖母族的兄弟姐妹都保持正常的“亲戚”关系。不过与祖母族的兄弟姐妹间的“亲戚”关系已经很淡,有的甚至不再往来。概括起来,如果以男性“我”为基点,下面这些人物关系属青海人“走亲戚”的范围:祖母的父母、兄弟、姐妹(外嫁的除外);母亲的父母、兄弟、姐妹、侄、侄女(外嫁的除外);妻子的父母、兄弟、姐妹、侄、侄女(外嫁除外)。此外宗族中,父之姐妹(指已婚嫁的)及子女,“我”之姐妹(指已婚嫁的)及子女等,都属“亲戚”。

在青海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一辈亲戚三辈走。”由联姻而产生的亲戚,一般经过三代人就视若“旁人”,自然中断往来,取消亲戚关系。如果双方感情深厚、交谊甚笃,其亲戚关系也可无限推衍。①陶立?:《民俗学概论》第153页,北京,中央民院出版社,1987。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