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革命根据地的基层政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革命根据地的基层政权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基层政权建设,主要是指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抗日民主政权,经历了两个阶段。
抗日根据地初创时期,为动员组织和武装群众保卫边区,坚持抗战,在旧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了 “战地动员委员会” (冀西叫 “自卫会”,冀中叫 “救国会”),这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政权组织。其中,村战地动员委员会是边区抗战初期的基层政权。它的主要任务有七项: ❶动员新兵上前线;
❷组织人民自卫队;
❸动员粮秣运输;
❹运送和招待伤病员;
❺组织人民团体;
❻组织战地,侦察敌情,封锁消息,战地准备;
❼进行铲除汉奸运动。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在阜平县成立了第一个边区政府——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下设县、区和村镇三级。区、村镇为基层政权,以民主选举的形式,在基层建立起统一的抗日民主政府村公所,选举产生了村长、副村长和村民代表会,形成了空前的民主参政热潮。从抗战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全省共有行政村44 277个。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