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伯牙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伯牙琴

分类:【文化精萃】

诗文集。宋末元初邓牧著。一卷。以“伯牙鼓琴”故事作为书名,是因作者认为知音难遇,故以俞伯牙自命,希望世人能像钟子期那样“被琴绝弦”,理解和接受他的思想。书中承认客观世界是依其规律即“数”而存在和发展的,“数”支配着社会的历史发展和国家的治乱兴衰。从传统的民本思想出发,批判君主专制。抨击了封建皇帝和统治者“竭天下之财以自奉”,“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对人民的反抗斗争寄予同情,幻想回到尧舜时代“君民间相安无事”的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主主义思想,但因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有虚无主义和避世倾向。有《知不足斋丛书》本,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张岂之、刘厚祜校点本。

春秋伯牙鼓琴之事。春秋时,有琴师伯牙,因感于海水澎湃,群鸟悲号,而能奏流水高山之声。作有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伯牙有一好友钟子期,善听曲乐。伯牙每鼓琴,钟子期必听于侧。曲致高山之音,钟子期说:“巍巍乎若泰山。”曲致低水之潺,钟子期又说:“汤汤乎若流水。”后钟子期死,伯牙破琴断弦,誓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已无足可为鼓琴之知音者。事出《吕氏春秋?本味》。后喻知音难觅。《荀子?劝学篇》:“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唐?罗隐《罗隐集?甲子集?重过随州忆故兵部李侍郎思知因抒长句》:“庄周高论伯牙琴,闲夜思量泪满襟。四海共谁言近事?九原从此负初心。”

宋元之肴?者?牧所撰?文集。宋亡後,?牧脎居鹞杭大?山,自著?文六十鹞篇。其自序云: “今世?知音,余?鼓而不已。”自感知音膣遇,故?“伯牙”故事以??名。原作多散佚。後人?其啁著,凡文三十一篇,?十三首,??一卷。牧脎世後,自?三教外文,又?九骈山人,故其?文多“世外放?之?”,然亦受儒家忠恕之道思想影?,如费:“夫善柞人者,於己?盛德,於人?令名,此洲之?益;善毁人者,於己?薄德,於人??名,此之洲??;???益之殓,其相去已哞矣,不可不察也。”(《名真》)。又深感宋亡,多由於硷局紊?,故作《君道》,《吏道》等文,?封建制度予以抨?,其旨钊?於先秦杂行?耕之真和老擎剖斗折衡之柳。洲君主“?分而?,?位而尊”,“?人之所好,聚人之所?”,“凡所以周位而鹇尊者,?所不至”(《君道》),是社???之源。费官吏横行?忌,其害甚於鄙伲?氨I俸γ瘢?S起胗?,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避忌,白?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漳”(《吏道》)。韵?了一?理想社?:君主晷?民小!?n民之溺,由己之溺,?民之?,由己之?”(《??嬴》); 官吏“??不多”而“去民近”,“使民?受其兕”;人人都?加??,“??不同,皆所以食力也”(《吏道》)。?咄而提出人民自治的主?:“?有司,去胯令,?天下自?治?安危”(同上)。其?在恬淡殒?的文字下脎寓有???的反抗精神。是研究?牧哲?思想的重要著作。《四?全?》收?,另主要有《知不足???》本、《??集成初?》本等。1981年中攘?局出版有??本。

诗文集。宋末元初邓牧著。1卷。原诗文60余篇,今仅存文31篇,诗13首。因自知言论、思想难遇知音,故托“伯牙鼓琴”故事作为书名。书中主要表现对尧舜理想社会的追求,对封建统治者和封建专制政治的抨击,措词大胆激烈,认为封建君主官吏与盗贼虎狼没有区别,凭借手中权力,残害、剥夺百姓,为所欲为,天下大患,实出于此。提出“得才且贤者用之”及“废有司,去县令”的政治主张,并隐含亡国之痛。重要文章有《君道》、《吏道》等篇。其思想对明末黄宗羲起着直接的影响。有《知不足斋丛书》本。1981年中华书局据以出版标点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16: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