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但丁――志趣无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但丁――志趣无声

分类:【风俗文化】

在中世纪舞台帷幕徐徐落下前,一个孤独凄凉的身影从台前匆匆走过,他就是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十日谈》的作者卜伽丘在《赞美但丁的短章》中对但丁的形象描述道:“鹰钩鼻,大下巴,上唇突出于下唇之外,虽然谈不上英俊,但很有个性。”“他的肩膀有一点儿弯曲,大大的眼睛是褐色的。他的头发和髭须黑而卷曲,永远是一副忧郁深思的表情。” 雕塑家恩里科?帕齐为佛罗伦萨市政广场雕塑的但丁像,就以此为蓝本。只见但丁面容冷峻,脸形清瘦。头上戴着中世纪典型的软帽,帽尖呈细而长的管状,垂于脑后。软帽下是一顶压发帽,两端盖住了但丁的耳朵。宽大的贯头式筒形外衣“修尔科”显得格外厚重庄严。那细长的帽尖,尖尖的帽带均是哥特式建筑艺术风格在服装上的体现。正如华梅先生在其《西方服装史》中所描绘的那样:“它(服饰风格) 的形成是那样的漫长和那样的漫不经心,但实属必然,是人们在那种宗教艺术氛围下萌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

服饰既是历史文化的积淀,还是个体生活状态的物化。油画《但丁与贝特丽丝邂逅》里,但丁穿着一双套有木底鞋套的鞋子。这种尖头鞋名为“波兰那”,因其发源于当时波兰首都克拉科夫城而得名,在14至15世纪的欧洲非常流行。它非常窄小,紧紧裹着脚。鞋头部分的造型与哥特式建筑的尖塔近似,尤为细而长。据记载,最长的鞋子可达一米左右。由于制鞋的材质是柔软的皮革,因此鞋尖部分需用鲸须或其他填充物支撑。即便如此,长长的鞋尖依然妨碍行走。所以当时流行把鞋尖向上弯曲,用金属链把鞋尖拴回到膝盖的下方或脚踝处。1365年,查理五世曾颁布禁令,但仍未能阻挡这种时髦,一直持续到路易十六世时期。波兰那的鞋尖不仅反映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影响,同时也是彰显阶级身份的工具。在欧洲中世纪的一些国家中,规定王族的鞋尖可长至脚长的2.5倍,高级贵族的可长到脚长的2倍,骑士则为1.5倍,有钱的商人为一倍,庶民只能长到脚长的一半。如此看来,亨利?豪里笔下的但丁仅仅穿了一双鞋尖约脚长一半的波兰那,这双鞋充分体现出但丁被流放的现实处境。

众所周知,但丁被流放是党派斗争失利的结果,然而正是这种物质的极度匮乏才磨砺了思想,使其写出名留青史的作品――《神曲》。时至今日,《神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依然如昔,人们对他的认可与敬仰都化作但丁头上的桂冠。在古希腊,桂冠常常被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优胜者,在今日的欧洲它成为荣耀与身份的象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