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俄罗斯族婚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俄罗斯族婚俗分类:【传统文化】 新疆伊犁等地俄罗斯族自18世纪后从欧洲俄罗斯迁来后,基本上仍保留着本民族传统的婚恋习俗,同时也在个别方面受今居住地其他民族的影响。俄罗斯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禁忌近亲(诸如叔伯、姑表兄弟姊妹)结婚。旧时虽然有婚姻包办现象,但青年男女更多的是通过自由恋爱而结成终生伴侣。婚前如发生性关系和非婚生子女之事,将遭到人们的歧视,特别是非婚生子女.,幼时不许受洗礼,长大后也没有社会地位。婚事虽说自主,但媒人说亲和订婚仪式还是不可缺少的。说亲的过程比较简单:如果小伙子看中了某个姑娘,就让父亲请上媒人,陪自己一起去姑娘家求婚。去时要带上一个面包,面包上撒些盐,并用白布包好,这是五谷丰收的吉祥象征。媒人向姑娘的父母说明来意后,女方表示乐意,就把姑娘叫出来征求意见。姑娘若同意,即亲自把男方带来的面包切开,请大家分尝。然后,男方回去准备酒菜,并当即把姑娘的父母及亲友请去举行一个简单的订婚仪式,同时商妥举行婚礼的日期。按传统,结婚不要彩礼,男家只需备一些结婚的必需品,如新娘的礼服等,其他请客费用,双方各自筹备。比较注重陪嫁礼物,其中最起码的有被子、枕头、箱子等。结婚前一天晚上,姑娘要把年轻的友伴请来,在家里玩一夜,这既是与友伴话别,也是表示自己告别少女时代。结婚之日,清晨,新郎在媒人及伴郎的陪同下去接亲。新郎身着礼服西装,斜挎绣有花绘等图案的白麻布披巾,帽子上别着一朵红花。接亲队赶着马车(没有马车的就步行)走后,新郎的母亲要把事先备好的大麦、糖果和零钱向围观者抛撒,人们则争相捡拾,热闹得如同节日一般。此时的新娘也在梳妆打扮,身着白衣、白鞋袜和拖地白纱长裙,头戴结成花环的白纱巾,象征着新娘的纯洁。新娘临行前,先要跪在一件铺在地上的皮袄上,父亲拿着撒了盐的面包,母亲拿着圣母像,边在女儿头上划十字,边向女儿祝福。迎亲的人来到,女家要把门关上,和接亲人“讲条件”。待男方送进一个包着钱的小包,女家才开门让对方进屋。新郎新娘同坐,边进餐边与众人同唱婚礼歌。接着,一起离开女家,到教堂举行婚礼(凡小时未经洗礼和不信东正教者不能在教堂举行婚礼)。新郎手持蜡烛,新娘手持鲜花,先由神甫询问双方是否自愿结合,如回答“自愿”,即为之祈祷,然后让双方交换戒指,并给每人一点蜂蜜,表示祝愿新人今后生活美好。新郎新娘还要进行三次跪拜礼和三次亲吻,然后在大家的祝福声中离开教堂,前往男家。待新郎新娘入座时,宾客齐声高喊:“苦啊!苦啊!”意思是酒太苦了,要新郎新娘接吻,酒才能变甜。等他们接吻了,婚宴才正式开始。婚后第三天,是新娘回门的日子。届时,娘家备好酒宴,邀请婆家的人和亲友做客。新娘回门时,要给母亲送块衣料,给父亲送件衬衣等礼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