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做客礼仪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做客礼仪

分类:【中国民俗】

茫茫草原,常常几十里几百里不见人烟。远行者饮食、居住都需要得到帮助。于是,从远古时代开始,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礼貌待人作为每个人遵循的礼俗,一直沿袭了下来。蒙古族见面必致问候,好客是蒙古人的突出特点。对来客,不论相识与否,一律欢迎,一样问好。如果请客人进包,主人则前边引路。到了蒙古包门前,主人定站在门的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鞠躬,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进包。进包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把飘香的奶茶和炒米,独具草原风味的黄油、奶酪、奶饼,一一摆到客人面前。在蒙古包里做客,奶茶是待客上品。主人敬茶讲究“四好”,即茶叶好、调煮好、茶具好、礼貌好。茶叶好,并不是要名茶,只要茶叶纯净清洁、干燥有茶香就行了,这样熬出的奶茶才会滋味醇厚;调煮好,是指要有好水、新鲜奶,煮熬最好用铜锅或钢锅,熬茶的火候、时间也要适当;茶具好,是指喝奶茶的壶和碗要有一定的讲究;礼貌好,是指主人敬茶时要举止大方,态度和蔼。蒙古民族中有“浅茶满酒”的习俗,敬茶一般为茶具的四分之三或五分之四,如茶过满,不但不好端,还有逐客之意。

蒙古人自古有“以西为大,以长为尊”的习俗。西为大,主要表现在佛龛、祖像、墓地的方位和房间、坐席的位置上。蒙古人佛龛、祖像都要供在毡包或房屋的西北角上;墓地也是以西为大,按辈排列;房屋(包括毡包)及坐席也都以西为大。蒙古族无论在自家内,还是到别家做客,都很注意辈分。

蒙古族是一个好客、讲礼仪的民族,来了客人都要迎出门外。还要嘱家人监管狗。主客相见,晚辈要向长辈屈右膝请安。客人由主人陪同走到门前,请客人先进。蒙古包内,对着包门的正面为上座。客人如比主人辈分高,主人要让出自己坐位,请客人坐正座。客人辈分比主人低则不能坐正座。客人走时,仍要以礼相送。

到蒙古包做客时,客人一定要在离包二三米远的地方先唤人,以便主人出来迎接。若骑马或乘车到蒙古包做客时,在快到包房时,马要慢骑,车要慢开,以免惊动畜群。倘有狗叫,暂不要下马、下车,以防狗咬。等主人出来叫住狗后,才能下车、下马,马按主人的示意拴起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听见狗咬就骂狗、打狗,这不仅有违“打狗要看主人”之礼,而且也犯了蒙古人爱犬之习俗。在牧区,马和狗是辅佐助人的伴侣。

进蒙古包时不准携带牧鞭、弓、箭、刀、枪等物,如带入包内,特别是长鞭子、粗棍子,主人打心眼里不高兴,认为客人没教养、野蛮、没礼貌。坐时最好要盘腿,如不能盘腿,腿可伸向门口的方向,切记不可把腿脚伸向火炉。蒙古包内一般铺着毡子,客人在毡子上就座,可以不脱鞋。客人不能从主人的衣、帽、被褥、枕头等物上跨过。若无意犯忌,要将被跨物品在火上绕几圈,以示去污还净。客人在包内就座后,向主人及全家致以亲切问候。走时,应按进门时的路线走出来。出蒙古包后,要招手致意,并说再见。这里忌讳的是,不要一出包门就上车上马,一般应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车上马。

主人敬酒,客人要双手接过。不可用左手给主人递东西。酒宴上,不论受酒或敬酒,都要把挽起的袖子落下来。主人躬身双手端出奶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稍停放一会,再端起来喝。主人敬上的第一碗奶茶,客人如果不喝,主人心里就会反感,视为瞧不起人,不尊重人。主人总是要上些黄油、奶皮、炒米,客人可以边喝边吃,但不可吃光。

日常起居中不准用脚碰锅灶,进出门都不能踩门槛,亦不可用烟袋、刀剪、筷子等物指他人的头部,那样会被认为是对他人的莫大侮辱。在包内不准蹲,也不能随意吐痰。蒙古包内有人生病或有产妇时,在包门上要挂一块小红布条,来访的人就知道这个包是不能进的,表明主人不便招待。假若有急事,可在包外叫主人出来相谈。

赠送礼品,礼物不论多少,要在午前送去。但在蒙古族民俗中,“九”却是一个吉祥数。定亲要按九的倍数送定亲礼,拜谒成吉思汗陵用九种祭品,哈达也以九尺长的朗翠为最佳,婚宴上唱的是《九九礼歌》,那达慕大会上奖给冠军的奖品是九九八十一件。人们并不完全是以九显示富有,而是把九视为吉祥的象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