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公教服的演变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公教服的演变

分类:【中国民俗】

从清末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这段历史时期,公教人员平时穿的服装,大体上没有什么差异,这些“斯文”人士穿着的服装,人们习惯称为“公教服”。从广义范围来说,公教人员主要是指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大中小学教师、医生、文艺界人士、工商企业中的文职人员等,他们穿的公教服因年代不一样,大致有以下变化。

长衫款式从清代末年起,公教人员最普遍穿的是长衫,一般称为“长衫款式”。长衫质料有丝的、布的、麻的,冬天铺了棉花做棉袍,里面穿一件唐装对胸短衫,裤子是唐装裤。老人在冬天还要穿上一条棉花铺制的“套裤”。穿长衫的公教人员如遇上重大典礼时,则加穿一件马褂在外面。

太子装款式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一种服装款式,叫“太子装”。据说,这种服装款式是由孙中山的儿子孙科率先穿起的。所谓“太子装”,就是长衫照穿,但裤子改穿西装裤,鞋也改穿皮鞋。这种服装款式,以公务员、教师穿的人最多。

西装款式西装款式是近代以来,上层人士久穿不竭的款式。面料方面,秋季冬季多数用绒质,夏季用麻、水结(指当时一种茧皮织成的料子),款式改动不大,只是有“单襟”、“?襟”、“光颈”、“圆领”、“方脚”、“圆脚”不同而已。冬季还有绒料制成的“中褛”、“大褛”等。

企领文装与中山装款式与西装款式同时流行的还有企领文装与中山装两种款式。这两种服装款式比穿西装简便,因为不用系领带,配衬衫袖口纽和衬衫领(20世纪30年代以前,穿衬衫要加这些附件)等繁琐工序。20世纪30年代,抗战爆发后,布质企领文装和中山装又兴起,绒料西装已经很少人穿。当时,人们在冬天以穿上一件棉褛(大衣)为时尚,并且唐装布鞋也跟着大行其道,因为以前穿企领文装和中山装都以穿皮鞋来配套,这时都改穿唐装布鞋了。

以上是男士们的服装。而女士们则多数穿旗袍,也有穿女装唐装衫裤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