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兴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兴城

分类:【传统文化】

是辽宁现存完好的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为宁远卫城,系明朝的边关重镇。天启三年(1623年),著名将领袁崇焕重新修固,以此抗击努尔哈赤统帅的后金军。天启七年,袁崇焕在此击退皇太极,时称宁远大捷。原卫城为内外二城,外城清代已废。内城为正方形,砖石砌墙,高峻坚固,周长3258.4米,高10.1米,底宽6.8米,上宽4.5米。辟四门,上有城楼,外筑瓮城。城内十字大街中心为鼓楼,南大街上有崇祯皇帝表彰前锋总兵祖大寿兄弟二人所建的石牌坊。现兴城南大街已经恢复明代风貌,称明代一条街,成为旅游胜地。

东北著名温泉疗养地。在辽宁省锦州市西南部,辽东湾西岸,京沈铁路斜贯。辽置兴城县,明改宁远卫,清改宁远州,1913年改宁远县,1914年复名兴城县。是我国现存古城中最完好的一座。明宣德五年(1430)分广宁前屯、中屯二卫地置。后又增筑外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重修时,外城遂废。内城呈正方形,城壁外用青砖内用石块砌成,南北长825.5米,东西宽803.7米,全高10.1米,女墙高1.7米,底宽6.8米,上宽4.5米。开四门,门上有城楼。门外有瓮城,城内十字大街正中有鼓楼一座,南大街有石牌坊。明代著名大将袁崇焕曾驻守于此,屡败清兵,为明朝的边防重镇。明天启六年(1626)一月,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兵13万围攻宁远城时,传说攻城时身负重伤。天启七年五月,清太宗皇太极率兵围锦州不克,复围宁远城,被袁崇焕击退,时称“宁锦大捷”。兴城东南2公里处有温泉,在辽、金时期已享有盛名,现温泉共有四穴,主穴在铁路疗养院内,该地原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别墅,泉水无臭澄明,含多种矿物元素,水温高达70℃左右。明代诗人唐皋形容说“泉如烂手羹初复,地不燃薪气自腾”。解放后在温泉附近修建许多疗养院,设置了温泉浴池。兴城海滨也成为著名的海水浴场,名胜有菊花岛等,每年夏季吸引大批游人前来观光,成为京沈铁路沿线仅次于北戴河的第二个海滨旅游胜地。

县名。在辽宁省西南部。汉徒河县地。隋属柳城县。唐为营州及瑞州地。辽置兴城,隶锦州来州归德军。金隶兴中府。元属大宁路。明初置广宁前、中二屯卫,后分二卫地置宁远卫,属辽东都司管辖。清康熙二年(1663)置宁远州,隶奉天府。寻改隶广宁府。康熙四年(1665)又改隶锦州府。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宁远州为兴城县。1913年又改为宁远县。1914年因避与四川省宁远县重名,复改兴城县,隶奉天省辽沈道。1929年改隶辽宁省。1932年复隶奉天省。1934年划归锦州省管辖。1947年复划归辽宁省辖焉。地处“辽西走廊”,濒临辽东湾,是沟通关内外的重要通道。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高粱、玉米、水稻、大豆等,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烟草等。为辽宁省新果区之一,以苹果和白梨为主。沿海盛产鲅鱼、黄鱼和对虾等。有猛、铀、铅等矿藏和化肥、电机等工业。沈山铁路和京哈公路纵贯县境东南部。境内有宁远卫城遗址、祖氏石坊、白塔峪塔、唐王洞、大悲阁和九顶石等名胜古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