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兴教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兴教寺

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西安市城南20公里长安县的少陵原畔,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创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是唐代著名佛教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的遗骨最终埋葬地。玄奘俗姓陈,名掉,河南偃师人。贞观三年(629年)为求真经,他冲破禁令去印度取经,历尽艰辛,贞观十九年(645年)在被授于佛教界最高称号“三藏法师”后,返回长安,开始倾注全部心血译经19年,积劳成疾,于664年圆寂于玉华宫。初葬于?河东岸的白鹿原上,后因白鹿原地势较高,高宗每站在含元殿上就可清楚看到他的坟茔,不禁伤心落泪。遂决定在669年将玄奘遗骨迁葬到远离长安的少陵原上,同时修寺建塔。唐肃宗李亨题写塔额“兴教”二字,意为大兴佛教。兴教寺唐末曾遭破坏,清同治年间全部建筑被兵火烧毁,仅存玄奘舍利塔和两个弟子的舍利塔。现存建筑物多系1922年和1939年重修。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北朝南,门内钟鼓两楼夹道对峙,庄严肃穆。穿过林荫松柏道,进入大殿,龛台陈列有缅甸雕刻的白玉弥勒佛像和铜佛像。正院两侧各有一座跨院。东院为藏经楼,西跨院又名慈恩塔院,院中三塔耸立,中为玄奘法师舍利塔,砖筑五级平面正方,塔底北面石刻“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左右两为玄奘两大弟子窥基(尉迟敬德之侄)和新罗国(朝鲜)国王之孙园测墓塔。三塔以北有三间刹殿,壁间悬有“玄奘行程图”及“古代中缅友好往来史”图。由兴教寺远眺终南山,景色秀丽,杜甫在《奉陪郑附马韦曲》一诗中写道:“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生动描写了这一带的景色。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