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刻纹白陶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刻纹白陶瓿分类:【传统文化】 商代晚期陶质盛酒器。出土于河南省安阳殷墟,现藏故宫博物院。通高20厘米,口径18.5厘米。仿青铜礼器。卷沿,腹下垂,圈足外撇。花纹用刀剔刻出,颈部饰夔纹,腹部为曲折纹组成兽面纹,云雷纹地。构图严谨,层次分明。白陶兴起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晚期得到新的发展,出现刻纹白陶,其胎为高岭土(或称瓷土)制作,表里及胎皆呈白色,烧成温度在1000°左右,吸水率低,是瓷器出现的先声。安阳殷墟所出商晚期白陶器,胎质纯净洁白,成器仅10余件,除刻纹有盖白陶罐,刻纹白陶?外,这件刻纹白陶瓿是现存我国的最完整的一件珍品。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