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宋翰林图画院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北宋翰林图画院

分类:【地域文化】

北宋时设立在京都的翰林图画院,太宗雍熙元年(984年)初创于汴京大内宣德门之东,真宗咸平元年(998年)移大内的右掖门外。

翰林图画院的主要任务是罗致人才,供奉朝廷。图画院除院长外,内设画学正、艺学、祗候、待诏四等职位,没有得到职位的叫画学生。画院曾罗致了许多著名画家,如洛阳人郭忠恕,来自后蜀的黄居?、高文进以及来自后唐的董羽等,因而图画院具有雄厚的人才实力,它的创作,也就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水平。

郭忠恕曾任图画院院长。他以楼阁画出名,后人评论其创作说:“至于屋木桥阁,忠恕自为一家,最为独妙。栋梁楹桷,望之中虚,若可蹑足。阑干牖户,则若可以扪历可开合之也。以毫计分,以寸计尺,以尺计丈,增而倍之,以作大宇,皆中规度,曾无小差”。

比例这样严格、精确的楼阁画,郭忠恕为画界首开先河者。

北宋翰林画院尤以工笔花鸟画著称于史。相传汴人傅文用,所画鹑鹊能分出四时的翎毛,其用笔之工细令人惊叹。汴人吴元瑜所画花鸟笔法纤细,傅染鲜润。此外,崔白兄弟善画芦雁,且精于书道;燕文贵画山水独具一格,人称“燕家景致”,与院外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氏云山”齐名。年青时代的宋徽宗赵佶常到画院观赏,受到画院派的很大影响。

赵佶是一个有才气的书法家和画家,其画工细严谨,追求细节真实,故自成一格。一次,画院画孔雀,结果无一被其赏识。原来赵佶认为“孔雀升高,必先举左”,而大家都画成先抬右足。由此可见赵佶求细、求真的美学思想。赵佶曾自作画扇,自此开了画扇的风气。赵佶即位后,画院地位提高,居于书院、琴院、玉院之上。

画院中还有专为寺庙观宇作画的宗教画师。北宋初年最有名的是高益和高文进,时称“大高”、“小高”,他们基本上继承了唐代吴道子的艺风。

我国绘画的传统题材梅、兰、竹、菊,人以其象征幽雅高洁,美其名为“四君子”,也是始于宋代才大量入画的,这对后世影响至深。当时的崔白的墨竹、黄居?之兄黄居宝的寒菊以及院外画家苏轼,文与可的墨竹,在全国名气很大。

画院为提高画家的素养,除作画外,还教授《尔雅》、《方言》、《释名》、《说文》等知识,使学生视野扩大,书画并进。

进入画院要经过严格的考试,除少数保荐入院外,录取相当严格。考试多取前贤诗句,考生从诗中升华出画意,融诗情画意于一,且要构思清新,“以不?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尚为工。”(《宋史?选举志三》)例如“竹锁桥边卖酒家”题,多数画者只在“酒家”二字上下功夫,而应考者李唐则画桥边竹林,竹稍上方高挑一酒帘,上书一“酒”字,笔法简洁、含蓄,以第一名被录取。“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题,考者或画空船岸边独系,或画一只鹭鸶孤立船头,或画一只乌鸦栖于船蓬,而考头名者却画船夫慵卧舟尾,任小船在水中飘泊,四野空旷寂寥,以此突出“非无舟人,止无行人耳”。“踏花归去马蹄香”一题,考首名者画一人信辔驰马,几只蝴蝶飞逐马蹄,笔简意远。“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一题,获胜者画苏武思汉,草木荒凉,月色昏朦,暗合去家万里、杜鹃啼血之意。

北宋灭亡后,画院设在临安富景园(今杭州望江门内),画院继承了北宋作画追求浓郁诗情的风格。如著名画家马远,字遥父,号饮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长在钱塘(杭州)。生卒年不详。他的山水小幅具有强烈的空间感,画面大部分是空白或远水平野,只在画幅一角有一点点画,看起来辽阔无垠,令人心怡神飘。马远因而被人称为“马一角”。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