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十七孔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十七孔桥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颐和园东南,建于清乾隆年间。横跨波光粼粼的昆明湖,连接东堤和南湖岛,桥身由17个大小不等的券孔组成,全长150米,桥面宽8米,中心部位的券孔最大,向两侧逐渐缩小。桥面护栏望柱上共雕刻有500余只石狮,每只狮造型精巧、神态各异。桥中南北额栏上分别刻有“修 凌波”、“灵偃月”八字,桥两端有4只石刻猛兽,日夜守卫这飞落银河的练带。整个桥上雕刻精美,桥身造型具备北京芦沟桥和苏州宝带桥之特点,兼有南北之俊秀。若登上万寿山南望,此桥真如长虹卧波、宝带拂水,为建造者匠心独运之作,完美地再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位于北京西郊颐和园昆明湖上,是一座连接南湖岛与东堤的十七孔石拱桥。该桥建于清乾隆时代(1736―1795),是仿制北京卢沟桥和苏州宝带桥建造的,为典型的清官式石拱桥。桥长150米,宽8米,由17个卷洞组成,桥面稍微隆起,宛如初月。桥栏柱上雕有石狮500多只,桥头异兽形象威武凶猛,艺术精美。桥正中额柱题有:“灵龟偃月”,“修练凌波”。该桥远远望去确如长虹卧波,十分壮观,堪称石桥艺术佳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