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夏先祖炎帝和黄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华夏先祖炎帝和黄帝分类:【中国民俗】 炎帝和黄帝的诞生地在中国古籍中说法颇多,西起青海羌域,东至兖州曲阜,跨地万里之遥,皆传有二帝诞生的地方。事实上,炎帝和黄帝之根在西北黄土高原,出生地正在秦陇渭河流域。 炎帝生姜水,以水取姓为姜。古史中,多称姜为羌,羌水即姜水。羌水者,渭水也。渭河中上游为古羌居地,天水至宝鸡段为古羌的中心地带,所以历史上有羌水之称。炎帝部落最初分布于西部地区,活动中心在渭水上游。炎帝部落兴起后,傍渭水向东移动,进入中原地区,沿黄河南向东,从早期游牧业转入农业生产。 ① 炎帝一生的功绩在于对原始农业的重视。他倡民本以为政治、施政治必重民本为利国利民之大经。他的禅让东移,发展农耕等行为,就是其政治思想与民本思想辩证的统一。他为民疾而尝百草,为民生而重农耕,故被称为“神农氏”。从殷商始,历代帝君基本上把重视农耕作为理国之策,治国之道,这不能不说是肇始于炎帝的农耕思想。 与炎帝同时活动于秦陇之地的还有其他部落,其中黄帝的势力尤其强大。黄帝生地为姬水,以水取姓为姬。史无姬水之记载,根据有关黄帝的其他传说及文献资料考定,很可能是天水的藉河,藉与姬同音。《汉书?人表考》云:“黄帝,姬姓,少典之子。少典有 氏……感大电绕枢,孕二十五月,以戊巳日生黄帝于天水。”今天水之藉河,很可能就是古姬水。据古史传说黄帝部落渊源于少典氏(有熊氏)和有蛙氏(蛇氏)部落集团,最初在姬水流域活动。随着部落的繁衍和壮大,黄帝沿渭河达黄河沿北向东,先后征服了黄河流域及其周围的许多部落,融合了来自不同祖先的其他民族。神话中说他相貌生得奇怪,有四张脸,不但是至高无上的天神,也是人间的一代君王。他改变了人类群居生活,定历法,划阴阳,分男女,别尊幼,作鼎煮食,教人盖房,发明了车辆,所以又称轩辕氏。在黄帝身上,民主与权力兼而有之,他倡导的修德振兵揭开了中华民族集民主与权力为一炉的历史篇章。作为前者主要通过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而加以体现;作为后者,主要通过武力征战,消灭暴虐和部落割据而体现出来。民主与权力的主张使黄帝建构了修德振兵的政治思想,通过修德达到振兵,通过振兵达到修德是他设想的理想蓝图,其目的是创建一个宇宙和谐的新秩序。在实施政治构想中,他企图通过问道、学道和治道使他的修德振兵决策成为震慑世人的神权力量,从而进一步来强化他的统治地位,最终使他登上权力的顶峰。 历史上的炎帝、黄帝有过亲和,也出现过分裂,经历了和、战、和三个阶段。徽县流传的《龙旗传说》正是这一历史的见证。故事讲:在厉山脚下的姜水旁,兴起了个厉山部落。天帝命自己的大儿子“炎帝”当了这个部落的首领。炎帝看到周围部落的旗帜上画着鹰鸷、犬鹜、熊虎、狮豹等飞禽走兽,他就想把一种能制服这些飞禽走兽的龙的标记画在自己的旗帜上,四周还镶了水和云的边。果然远近部落都归顺了他。天帝的小儿子“黄帝”管理着岐山部落,他见许多部落归顺了炎帝,就派大军去攻打厉山。炎帝想到自己是哥哥,一直没有交战。黄帝以为哥哥懦弱,率大军穷追猛赶。炎帝忍无可忍,就在一片平原上摆开了战场。两军杀了3个月,平原上血流成河,尸骨横野。炎帝不忍心再战,就到天帝那里去告状。天帝听了,说:“你是兄长,应该让他才是。”炎帝说:“这样厉山部落不就灭亡了吗?”天帝笑道:“哪会呢,你把龙旗交给他,让他打你的旗帜,所有人都会在你的旗帜下汇集,不等于你胜了吗?”炎帝回到战场,对黄帝说:“我不忍心这么多人为我而死,只要你答应打厉山的龙旗,我就把百姓、土地、牛羊全交给你。”黄帝一听,高兴地答应了,炎帝就回了天庭。厉山百姓见龙旗还在,也就跟了黄帝,世世代代做了龙旗下的子孙。黄帝为了更好地治理天下,从天水骑着大象,远行崆峒问道广成子。平凉流传的《黄帝问道》中说:黄帝过了泾河到崆峒,从晨跪到午,不见广成仙子。嫘祖和女节操牛尾而舞,群僚扮演百兽狂吼随舞。那时,广成子和赤松子正在混元洞中下棋,一阵心血来潮,方知轩辕氏参拜。广成子跨上鹤背,出现于云端,对着黄帝只说了声:“没有云就想下雨,没到秋天就想收获。”一扬拂尘隐入云霞之中。黄帝一阵心酸,挥洒泪水,失魂落魄地下了山。又过了几年,黄帝再次到了崆峒。半路上,见一赤发红颜的长者,黄帝赶忙给他让道。他一笑说:“学会谦恭,始能求真。”黄帝施礼想问究竟,长者顺口念出四句诗:“仙凡本无界,只在心上分,不惜膝行苦,一诚百道通。”说完飘然而去。原来那长者是赤松子。黄帝恍然大悟,用膝代步跪行到崆峒。黄帝一到崆峒山脚,玄鹤童子报与广成子。广成子立即派金龙下山,把黄帝接上仙洞,传授至道……直到黄帝战败炎帝,擒杀蚩尤,居五帝之首时,形成了他的一统天下―――五龙会聚的政治格局。这种格局加速了我国原始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进程。正因为如此,炎帝与黄帝也才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的祖先,华夏部落,亦成为中华民族之古老代表。 崆峒山黄帝问道处碑刻(瞿士凯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