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泉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南泉山

分类:【传统文化】

坐落在黎平城南三里许,因古时“有泉出大殿左侧,酷暑饮之极清凉”而得名。在方圆数十里的高山中,惟有此山古木葱茏,四季长青。山中行道都以鹅卵碎石铺成,纵横曲折。山腰处立石碑一方,上刻“南泉福地”四字。顺此而上便可见具有明清两代风格的一组建筑物――南泉山寺。明初始建,旋毁于兵火。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黎靖参将李思忠倡议重建。清嘉庆元年(1796年)重修。其寺分三殿,依山势错落有致,山上碑刻众多。其中“永远禁示碑”为清道光年间所立,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侗族地区名胜。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德凤镇)城南1.5公里处。主峰高853米, 古称“南泉宝顶”。《黎平府志》载: “南泉山叠嶂丛林,明建三寺于山,游人络绎不绝,为最名胜,山有八景,古松若虬,曲曲盘空,石龙吐水,双井霭雾,桂宛秋香,空中楼阁,孤顶浮岚,夕阳返照。有泉出大殿左侧,酷暑饮之极清凉”。南泉山寺建于明代。初建即毁于兵。万历十四年(1586)黎平府参将李思忠倡捐重建。清嘉庆年间重修。寺有宝顶庵、大佛殿、灵官殿等。此外,还有天香阁(旧称天香书院)、夕佳阁、翠微亭、南泉亭等。今大部分已圮毁。据传,明末抗清名将何腾蛟(黎平人)幼年时曾在天香阁读书。南泉山风景优美,为历代游览胜地。贤达名流留下不少题咏。其中有诗曰: “城南选胜坐熏风,三伏热气一扫空。古树藏于深澍里,清泉流出半山中。栏凭野色连畦缘,路指残阳隔岭红,欲乞灵泉飞澍雨,欢声好与石家同”。道尽了南泉山风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