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留锣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南留锣鼓

分类:【中国民俗】

民间鼓舞。原流行于陕西省朝邑县韦林镇的南留村。1958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该村一部分村民迁居于大荔县的汉村乡,现该村盛行此种锣鼓,但仍称原名。南留锣鼓,既可以在行进间演奏,也可以在广场上表演。行进间演奏的鼓点为 “热闹鼓” 、“常庆鼓”、“竹马鼓” ; 广场上表演时,多演奏成套鼓曲。演奏队伍不受人数多少的限制,既可以组织三五百人集体演奏,也可以由七八人表演,一般最常见的为25人左右。一般的乐队配备有6面大鼓、8面社锣、8副社钗、两面马锣。行进演奏时,前边三面鼓开道,后边三面鼓压阵,其他人分成三路纵队前进。敲社钗的为上首,站在队伍的左边; 敲社锣的为下首,站在队伍的右边; 敲马锣的站在队伍的中间,组成一支队列整齐的锣鼓大队。在锣鼓队中,由一个人手执绕杆 (用彩绸、纸花装饰的长约2米多的竹竿) ,不停地按节奏左右绕动,指挥全体人员进行表演。

流行于朝邑县韦林镇的南留村 (后又传至大荔县的汉村乡)。南留锣鼓行进、定场表演均可自由敲打,鼓点有 “热闹鼓”、“常庆鼓”、“竹马鼓” 等,敲打人数不限,可几人,也可百人以上,但一般乐队配有大鼓6面、社锣8面、社镲8副、马锣2面。行进时,前面3面鼓开道,后面3面鼓压阵,其他人分三路纵队行进,敲社镲的为上首,站队伍左边;敲社锣的为下首,站右边;敲马锣的站队中间,共为一支锣鼓队。队中由一人手执绕杆(2米多长的彩杆),不停地面向队伍左右上下绕动,指挥表演。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