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代景颇族服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古代景颇族服饰分类:【中国民俗】 景颇族的服饰习俗记载,最早见于唐樊绰《蛮书》和《新唐书》。《蛮书》卷八《蛮夷风俗》中说:“寻传蛮,阁罗凤所讨定也。俗无丝绵布帛,披波罗皮,跣足可以践履榛棘,持弓夹矢,射豪猪,生食其肉,取其两牙,双插顶旁为饰,又条其皮,以系其腰,每战斗,即以笼子笼头,如兜鍪状。”《新唐书?南诏传》中说:“寻传蛮者,俗无丝纩,跣履榛棘不苦也。射豪猪,生食其肉。戴竹笼头如兜鍪。”两书的记载大抵相同,都说寻传蛮没有丝绵布帛,披的是波罗(即虎)皮,赤足,蓄发为髻,以豪猪牙为头饰。用竹篾制成的笼子,遇有战斗才戴。据《景颇族简史》说:“寻传”可能是“寻傅”或“寻博”之误写。因为景颇族自称“Singhpo”、“jinghp”、“Singbo”,汉语义为“人”,音译为“寻傅”、“寻博”、“新波”、“新福”、“荆濮”、“整颇”、“寻颇”等,我以为此种释译较为合适,如译为“寻传”,既脱离景颇语音,而且容易与其他民族相混淆。 景颇族姑娘服饰 颇族小伙子服饰 上述景颇族先民的称呼,既是族称,又是部落名称。部落不同,服饰也有差异。《南诏备考》中说,被诬称为“野蛮”部落的服饰是,“首戴骨圈,插雉羽,手足腹皆缠红藤,以幅布或树皮掩下体。”“野蛮”部落已用布作服饰,比“寻传”要进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