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代最精密的铸造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古代最精密的铸造法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具有民族特色的泥范、铁范和熔模三大铸造技术,是中国金属铸造的辉煌成就。其中最精密的铸造法是熔模铸造法,或叫失蜡法和拔蜡法。这种方法是先用调好的油蜡制模,然后外敷泥料制型,阴干后,加热化去蜡模,入窑焙烧,烧成后,就可以趁热铸了。 熔模铸造法最早见于文献记载《唐会要》。该书卷八十九引郑虔《会粹》说,唐初铸造“开元通宝”时,文德皇后在看蜡模时,在样上掐了一指甲,因此铸出的钱上留有掐的指痕,由此有人把它作为蜡模法的始用时间。 其实,从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熔模制造的青铜件,是尊和尊盘口沿上的透空附饰。附饰由表层纹饰和内部多层次的铜梗所组成。纹饰又分内外两层,外层为高低相间的蟠虺纹,内层为蟠螭纹。镂空的花纹之间互不接续,彼此独立,全靠内层铜梗支承,而铜梗又分层联结,达到玲珑剔透、层次清晰的艺术效果。从这些纹饰铸件的纤细、精致、齐整来看,熔模制造的技术已经到了比较成熟的程度。 蜡模铸造以其精细的工艺一直流传至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