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代科技概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古代科技概述分类:【地域文化】 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壮族及其先民们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并有过许多发明创造。早在九千年前的桂林甑皮岩人,就开始掌握了陶器制作技术,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民族之一。东汉时期,壮族先民用草木灰作助熔剂,发明制造了青翠明亮、可耐高温的钾玻璃制品。到了宋代,他们又烧制了技术难度很高、化学成份复杂的高温红釉瓷,亦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红釉瓷器。壮族又是我国发明人工栽培稻和最早学会种植苎麻、棉花的民族之一。其纺织技术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学会了捻线织布。织锦是壮族妇女精心培育出来的艺术奇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相当精致,宋代的壮锦以其牢实耐用,质厚保温,质薄凉爽,图案精美的特点而扬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宋朝宫廷办的“蜀锦院”还学习壮族织锦技术,仿制广西锦(壮锦)作为新产品贡朝廷派用。壮族还是我国最早学会种植烟草的民族,明朝末年,壮族士司地方武装“?兵”曾将种植烟草技术传授到东北地区。壮族地区的青铜铸造和铁器铸造,比中原发达地区略晚,但他们的铸造技术却长进很快,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点。两千余年前铸造的北流铜鼓,面径达165厘米,重300余公斤,代表了当时精湛的铸铜技术水平。壮族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影响汉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构成了壮族乃至中华民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