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台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台北分类:【传统文化】 台北市坐落在台湾盆地中央,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台湾的第一大城市。数千年前,台北盆地还是一片汪洋。经过湖水、海水的千万次冲积,才逐渐形成今日的大盆地。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采取“寓兵于农”的政策,派兵来此开荒。由于这里土地肥沃,海运条件方便,城市便迅速发展起来,清光绪元年建立了“台北府”,这里才始称“台北”。台北由万华、大稻埕和城区三个部分组成。万华原先叫“艋披”。当时淡水河上游、大汉溪与新店溪的一些少数民族常携带山区特产,乘独木舟顺流而下,与汉人以物易物。1708年泉州陈京带兵来此开荒种田,这里成为台湾北部最早的移民居住区。因这里有便利的水利条件,加上农业和集市贸易的发展,艋披迅速成为台湾北部最繁华的地方。后来由于淡水河淤浅,大型船只只好退到艋披以北的大稻埕,艋披就此逐渐衰弱,而大稻埕却得到发展,其繁华超过了艋披。现在也是台北最繁华的地方。台北因艋披、大稻埕的崛起而最终取代了台南成为全台首府。台北的城区是历史官府和文化机关的所在地。目前台北是台湾高等学府最多的城市,著名的台湾大学是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台北是全台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还是一座文化古城。台北府城为四方形,城外有护城壕,筑有东门(景福)、西门(宝成)、南门(丽正)、北门(承恩)、和小南(重熙)五座城门楼。日本占据台湾时,这些古城楼大都被拆毁,目前仅存北门承恩门,是台北唯一保持石砌城廓原貌的遗迹。台北市的古迹还有书院、牌坊和寺庙等建筑,如著名的龙山寺。台北的古建筑大多采用中国宫殿形式,古朴绚丽。此外台北市郊还有著名的北投温泉和风光秀丽的阳明山,阳明花季时游人如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