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名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名塔

分类:【地域文化】

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耸立于定县城内,俗称定州塔,远近驰名。该塔建于高大的塔基之上,有11层,高84.2米,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古塔。塔身为八角形,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一改宋以前早期塔的四方形式,显得雄伟大方,秀丽丰满。

塔身分内外两层,外涂白色,各层均辟门。塔心和外层之间形成八角形回廊,层间有砖阶,可直达顶层。塔刹为铜铸六节葫芦。塔身为砖结构,砖的规格有10几种之多。为了增强砖与砖之间的拉力,还加筑了松柏木质材料。塔内回廊顶部,自下而上分别为砖雕天花、彩绘天花以及拱券式顶。回廊两侧有壁龛,或绘壁画,或置塑像。在回廊的砖壁上嵌有碑刻和名人题咏,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

开元寺塔自宋真宗(赵恒)咸平四年(1001年)始建,到仁宗(赵祯)至和二年(1055年)落成,共用了55年的时间,据记载,该塔是开元寺僧人会能去天竺取经,取回了舍利子,圣上召见以后,降旨建造的。

当年,宋、辽对峙,定州地处前沿,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宋王朝为了防御契丹,经常利用此塔掺望敌情。因此,开元寺塔又名掺敌塔或了敌塔。

开元寺塔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其间曾经历了10多次地震,塔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但它至今依然挺拔屹立,高耸入云。可惜的是清光绪十年(1884年),塔的东北面从上到下塌落下来,破坏了这一珍贵古建筑的完整。建国后,党和政府对开元寺塔的保护十分重视,曾多次进行了维修。

开元寺塔

广惠寺华塔

广惠寺华塔又称多宝塔,位于正定县城内。华塔为广惠寺内之建筑,寺却早已无存。

华塔是一座楼阁式的塔,砖筑而成,高40.5米,造型独特,结构富于变化,在塔的四个正面原建有扁六角形亭状的单层套室,俗称小塔,现已无存。

塔基为砖砌,四面有圆拱形门洞,两侧有假柱,柱顶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为45°的摸角斜拱,配置特殊。

塔身共四层,一至三层平面呈八角形,第四层为圆锥形,其上为八角檐顶,上为塔刹。一至三层有门,塔身外面或饰假方格窗棂,或饰佛龛,或饰斜棂假窗,等等。

在第三层檐上八角雕有力士像,以承托塔的第四层。该层是华塔的主要部分,塑有仙人、佛像、仙兽和亭台楼阁,还有彩绘。塑像中有凶猛的狮子、?悍的大象,健壮的牛,欲跃的青蛙等。其中两组兽头雕像包括狮头、象头、牛头等,上下参错,不臃不疏,十分得体。这些塑像造型美观、体态生动、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据县志记载,广惠寺华塔始建于隋唐。一说为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但是根据塔的结构和第一层内壁上有金代人题诗判断,华塔很可能建于金代。在明、清时均有修葺。

景州塔

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简称“舍利塔”,俗称为“景州塔”。座落在景县旧城西北角。该塔历史悠久,规模宏伟,于1956年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州塔有13层,为八面棱柱体,高63.85米,底座周长50.5米。塔基铺巨石成台,下有一深井。砖砌塔体,每层内砌环形走廊,与四面洞户相通;层间砌阶梯数百级,盘旋而上,可达顶层。登塔远眺,有目穷千里之慨。塔顶装有铜铸葫芦,高2.05米,葫芦下有铁刹网罩托,高3.3米。刹网与洞户被天风鼓荡,作水涛声,故有古塔风涛之说。

塔顶悬有铁匾,匾上铸有“齐、隋重修”字样。考:北魏宣武帝好佛,奖励寺庙浮图建筑。一时全国州郡士绅官吏承旨,建寺修塔万余座。此时境内有高氏、封氏两大名望颇高的显赫家族,景州塔的最初修建,或许与这两家豪门望族的倡首有关。据此推断,古塔始建应在北魏永平年间(508―511),距今大约有1500年了。

千年古塔,倍经风雨。齐隋重修后,宋、金、明、清、民国都有所修葺。经省古建筑学家鉴定,现存古塔为宋代风格。建国后,有四次维修。1973年春维修时,在塔顶铜葫芦内取出明朝木版佛经3套、释迦牟尼卧式涅?铜佛1尊。

景州古塔建筑精美、高大挺拔,深受历代游人赞赏,多有登临赋诗者。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亦到此游览,留下了动人诗篇。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