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和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和服

分类:【文化精萃】

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日语称“着物”,据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源于中国唐代的服饰,奈良时代传入日本,首先在贵族中流行,称为唐风贵族服。到平安时代,唐风贵族服经袖子、胴体加长、衣服幅度加宽等若干改造,逐步实现了“国风化”(日本化),从而渐渐发展为今日的和服。和服宽大舒适,端庄文雅,适合日本人的体型。尤其是女性和服,色彩和花纹黑白分明,鲜艳夺目,既是生活中的实用品,又是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所以即使在生活方式逐渐西化,西服和大量时髦服装充斥日本市场的现在,仍有不少人喜欢在家中、节假日以及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穿用和服。和服种类繁多,因性别、场合、年龄等而异。例如,在结婚典礼时新娘穿的婚礼服称“白无垢”,已婚或中年妇女参加正式仪式穿的礼服称“留袖”,年满20岁的姑娘在成人节穿的和服称“振袖”,中年或老年穿的访问礼服为“纹衬(带家徽)”等等。日本人下班回到家中穿的和服一般有两种,一是叫作“浴衣”的单和服,用染有蓝、紫等色的花纹薄棉布做成,夏季穿用;另一种是叫作“?袍”的棉和服,用蓝色,茶褐色的素净绸料做成,内絮棉花,冬季穿用。这两种和服在日本的旅馆中是必备之物。但是,由于和服穿法复杂,穿在身上不便走动,加之价格昂贵,不便保存,现在不大受日本青年的青睐,尤其随着现代西方服饰文化的包围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即使是在正式场合,也正渐渐被西服所代替,或者二者兼而用之。

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它在日本也被称为“着物”。明治维新以后,为了区别于西方传入日本的服装,才称为“和服”。

宽袖、开衿、束腰、宽带是日本一般流行和服的式样。采用这种样式和日本是个岛国有关。由于日本地处海岛 气候潮湿,因此,衣服必须做得宽大才能使人感到舒适。

和服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和服是由“长着物”、“带”、“羽织”和“哑”四部分组成的。

“长着物”是和服的主要部分,它实际上是一种长衿大袖的长衫。

“羽织”是外褂,一般比较正式的和服都要在“长着物”外面罩上一件“羽织”。“羽织”的形状大体同“长著物”相似,只是略短一些。在上层社会的服装中,还把自己的“家徽”(表示家族的标记)印染或刺绣在黑色“羽织”的衣袖及衣背等处,以表示自己的“门第”。这种“羽织”叫“纹付羽织”。

“哑”是一种裙裤,样子很象百褶裙。和服的礼服一般都要在穿“羽织”时,在“长着物”的下部套上“哑”。“哑”也是和服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

“带”就是和服上用的腰带。和服较为宽大,且不用钮扣,而用腰带来束腰。最初的腰带窄而细,约有二寸宽、六尺五寸长,腰带打结也打在腰前。桃山时代后,日本女子不再穿裙子,腰带露在外面,后来因受中国服装影响,开始系筒状腰带。为了美上加美,腰带还要缠绕数层。到元禄年间,日本人生活富裕起来了,腰带加宽到五、六寸,并加了里子,有的腰带还刺绣上美丽的花,使腰带不仅仅是束腰的带子,而且成为和服的重要装饰品。由于腰带由窄变宽,由薄变厚,打出来的结也相应变大变厚,如果仍打在前面,不仅妨碍劳动,走路时也影响视线,富于智慧的日本人便把腰带结打在后面,成为今天和服的样子。

和服腰带打结的方法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二百八十多种。如文库结,山茶花结,一字结,家雀展翅结,太鼓结,岛原结等。其中太鼓结是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法,这种带结的打法是在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用纸做的芯子,看上去象个方盒,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女服背后的装饰品。由于打结很费事,战后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腰带――“改良带”和“文化带”。这些腰带不仅是和服的重要装饰品,也是精湛的工艺品。尽管对打这么宽的腰带是否有利于健康众说纷酝,各有所论,但穿和服还是离不开腰带,而且在举行婚礼时,向新娘赠送和服腰带以示祝贺,已成为日本的一种风俗。

和服的衣料都是平织而成的,因此只能直线剪裁。由于宽大,缝制时也无法考虑线条美,只有穿在身上才能弥补其缺陷,因此,必须在穿着上下功夫。这也就是日本人所说的穿着文化的主要内容。

和服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八至九世纪的奈良时代。当时,正是中日文化交流极其繁盛的时期,中国文化大量传入日本。唐代服装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也传入日本,首先在日本的贵族中流行起来,这就是日本的“唐风贵族服”。到了平安时代(794―1192)日本人民对“唐风贵族服”作了若干改造,使它更具有日本服装的风格,同时仍保留着隋唐服装的基本特征。改造后的“唐风贵族服”袖子、筒体变长,衣服的幅度也变的越来越宽,但穿在身上仍紧贴身体,更能显示人体的线条美,使人体形象显得修长、苗条、给人一种潇洒飘逸之感。这种被改造的“唐风贵族服”与敦煌壁画上人物所穿衣服非常相似,这也就是早期的和服了。对“唐风贵族服”的改造过程,日本人称之为“国风化”。

“国风化”之后,和服逐渐传到民间。但王公贵胄与庶民百姓所穿的和服并不相同。直到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朝廷对服装都有严格规定。不仅将军(实际上的行政首脑)、大名(领主)、高级武士和中下级武士服装各不相同,就是城镇里的老板与伙计,工匠与徒弟,农村里的地主与佃农的衣服也不一样。当时规定,武士以上的人可穿绫罗绸缎的和服,老百姓只能穿棉麻织物。以后,贵族势力逐渐衰落,这些限制也逐渐变得有名无实了。

明治维新,使日本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兴起。明治时期(1868―1912)的日本政府对日本社会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同时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方面也开始向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西方的服饰开始进入日本社会,冲击了日本的民族服装和服。开始时男人们很快接受了这种文化变革,慢慢地穿起了不大合身的西装,而妇女们却仍在一段时间内坚持穿和服,这使和服做为一种民族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和流传下一代。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