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平萧铣之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唐平萧铣之战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唐朝武德四年(621),唐军攻灭割据于江南的萧铣的一次统一战争。萧铣原是隋朝罗川令,梁室的后裔。隋大业十三年(617)起兵反隋,次年在江陵(今属湖北)称梁帝。隋灭亡后,他趁唐朝北方有警,无暇南顾之机,扩充实力,以巴陵(今湖南岳阳)为中心,据有北依汉水,西接三峡,东到九江,南尽岭南的广大地区,拥兵40万。唐武德四年九月,李渊派李孝恭、李靖为将,发巴蜀之兵,自夔(kui盔)州(今四川奉节东)东下,以庐江王李瑗、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襄州(今湖北襄阳)、辰州(今湖南沅陵),以黄州总管周法明出夏口(今湖北武汉),合击萧铣。李孝恭以战船2000艘,趁江水暴涨、萧军懈于防备之机,迅速顺江而下,攻占荆门(今湖北宜都西北)、宜都(今宜昌西北),进至夷陵(今湖北宜昌市东南),大败萧铣部将文士弘部。李靖乘胜率轻兵5000直逼江陵城下,萧铣被迫出降,南方各州县闻风归附,李靖进而招抚岭南各地,于是南方遂平。此战,唐军善于捕捉战机,趁江水暴涨之机,出敌不意,顺流而下,直捣腹心,一举击灭萧铣,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江河作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