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诗别裁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唐诗别裁集分类:【文化精萃】 唐诗选集。原名《唐诗宗》。清沈德潜编选。二十卷。康熙五十六年(1717)写成,历时达三十年。选录唐诗1920首,诗人270余家。入选作品首以李白、杜甫为多,约400余首,占全书五分之一,是本书一大特色;次选王维、岑参、韦应物、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名家的作品,再次选次要作家及名声不大的作家的作品。取材比较广泛,并兼顾选收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体裁的作品,基本反映了唐朝一代的诗作风貌,是旧时较有影响的选本。其选诗标准兼顾“温柔敦厚”与“格调”说。缺少抨击时政、揭露社会矛盾的作品。乾隆二十八年(1763)原书经增补后重刻。1975年中华书局据此本影印,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对重订本进行考证、核实、整理出版。1983年再版。 唐诗选集。编选者沈德潜是清代著名的选家,所编 《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都是被人称道的 “权威选本”。“别裁”二字出自杜甫 《戏为六绝句》: “别裁伪体亲风雅。”意思是剔出 “伪体”,而归于 “风雅”。“风雅” 是中国传统的诗歌标准,即儒家所谓 “温柔敦厚” 的诗教,而唐诗既有 “优柔平中顺成和动之音”,也有 “志微噍杀流僻邪散之响”,前者合于 “风雅”,后者则是 “伪体”。根据这一标准,沈德潜剔除浓艳轻浮、僻涩生硬的诗歌,“一归于中正和平”。尽管如此,沈德潜的眼界还是比较开阔的,他不像王士肚编选 《唐贤三昧集》那样,仅以 “神韵” 为主; 而是在重点突出王维、李白、杜甫、韦应物、韩愈、白居易、李商隐等大家的同时,也兼顾各种风格流派,故能大致反映唐诗的面貌。当然,《唐诗别裁集》 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不选李商隐的 《无题》组诗和 《锦瑟》,而一些名家的平庸之作甚至败笔,却赫然在目。但有人说,这不是沈德潜的过错。据说,沈德潜编选《唐诗别裁集》时,先用笔在书上画上记号,然后专门聘请人来抄录,但许多书是向别人借来的,不便用笔在上面画记号,他就用指甲在书上划一杠,有时划得重了,指甲印就透到下一页,抄录的人不知道,便糊里糊涂抄录下来,那些平庸之作甚至败笔就是这样来的。尽管如此,在众多的唐诗选本中,《唐诗别裁集》还是最经得起推敲的版本。尤其在专家眼中,它既不像《唐贤三昧集》 那样褊狭,也不像 《唐诗三百首》 那样浅陋,是一个大小适中的中型选本,所录二百七十余家近两千首诗,大都精当,并按照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言长律、五七言绝句的形式分类编排,体例也比较完备,既有诗人小传,又有评语和圈点,对读者理解欣赏作品,不无裨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