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唐长安城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唐长安城遗址分类:【传统文化】 唐长安城是西安作为千年古都最为辉煌的时代。新中国的考古工作者自50年代开始,对唐长安城陆续进行了勘察、发掘,基本弄清了其形制、布局和历史沿革。 唐长安城,建在龙首原及其六条余脉上,枕渭水而面终南,由外郭城、皇城和宫城三部分组成,面积达83平方公里,区划整齐,规模宏大。外郭城平面为长方形,东西广9721米,南北长8651.7米,周长约36.7公里。城墙夯筑,墙基宽9―12米。城墙外侧3米许,有宽9米、深4米的城壕。东、西、南三面各开三门。皇城及宫城位于外郭城北部正中。皇城在宫城之南,为中央衙署及附属机关所在地。皇城两侧及其以南地域,为居民区,分布着由纵横街道划分出来的坊、市。依照文献,郭城内共有南北向街道11条,东西向街道14条,主干大街宽达100米以上。各街道两侧,均设有排水沟。郭城内的纵横街道将郭城内地面分为两市108坊。 宫城在唐代称太极宫。当时的长安以宫城承天门,皇城朱雀门、郭城明德门所在的南北线为中轴,分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太极宫就在这条中轴线的北端。宫的中部专供皇帝居住、游乐、处理朝政。东部划归太子,称东宫。西部为犯罪的官家妇女劳动之所,称掖庭宫。东宫、掖庭宫和皇宫之间均有高墙相隔。太极宫遗址今日几无寻处,在西安城内只能看到东西长约一华里的南宫墙基,俗称“西五台”。太极殿是太极宫的正殿,也是“中朝”之地,皇帝在这里接见群臣。太极宫北门名玄武门,是保卫皇宫的禁军驻扎处。公元626年,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这里。太极宫是唐初太祖、太宗两朝的政治中心。唐太宗就是在这里与心腹大臣总结隋之教训,并通过一系列励精图治的改革,终于把大唐帝国推上“贞观之治”的繁荣境地。 唐太宗以后,大明宫、兴庆宫的营建和扩建,成为唐长安城沿革历史上引人注目的事件。大明宫座落在太极宫东北禁苑内的龙首原高地上,创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高宗时又加以修治,自龙朔三年(663年)起,成为唐朝廷主要朝会之所。唐大明宫遗址在今西安火车站北一公里处,面积3.5平方公里,周长7.6公里。大明宫四周有门,南墙开五门,中为丹凤门。从唐高宗迁入大明宫居住后,大明宫丹凤门就代替了太极宫承天门,作为唐朝皇帝“外朝”之所。大明宫利用龙首原制高地形,气势磅礴,并以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莱殿、含凉殿、玄武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显得庄严齐整。含元殿是大明宫主殿,是唐长安城最宏伟的建筑。据唐人李华《含元殿赋》中说,所用建筑木材,全是由江南山林中精选出来的“荆扬之材”。皇帝就在含元殿听政,会见群臣,举行大典,接见外来使节。含元殿遗址在今西安含元殿村南,实测夯工台基3米多高,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2.3米。殿左右各有一向前伸出的夯土台,互相对称,当为翔鸾阁和栖凤阁遗址。殿前有近百米的龙尾道,由龙首原下直通殿台。含元殿北是宣政殿,是举行“中朝”的地方,再向北到紫宸殿,即为“内朝”之所。太液池在大明宫北部,池周围有20余座大殿,接待外宾和举行宴会的麟德殿就在池西高地上。麟德殿分前、中、后三殿,以中殿为主殿,周围绕以回廊,后殿左右两侧有郁仪楼、结邻楼,中殿左右有对称的东、西两亭。整个大明宫的布局,结构谨严,宏伟壮丽。防卫措施十分严密。 兴庆宫,位于兴庆坊,原系唐玄宗藩邸,玄宗登极后,以之为离宫,并加以扩建,此后便成为玄宗的听政之所。兴庆宫建筑以龙池为中心,自由布局,从而打破了历代宫殿中轴对称格局,是一座以园林为主的宫城,其豪华富丽,也在太极宫和大明宫之上。今日兴庆公园,在唐兴庆宫遗址上恢复、重建而成,占地743亩。1958年,曾对花萼相辉楼遗址进行了发掘,并在原遗址范围内,修起了“花萼相辉楼”、“沉香亭”等建筑。1979年,在这里又建造了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纪念碑,用以纪念这位入仕唐朝的日本诗人对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唐长安城平面实测图 唐长安城,不仅是当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而且是当时世界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它的设计规划,不仅影响了以后历代都城的建设,而且影响了一些地方政权甚至邻近国家的都城兴建。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唐长安城遗址将日益引起中外人士的浓厚兴趣。 范围东起西安交大教学区东围墙,西至丰惠路、陈家庄之间,南起陕西师大教学区,北到自强路以北。城的西北、东北、东南、西南四角分别在今天的任家口、胡家庙、新开门、木塔寨附近。公元618年唐王朝建立后,将隋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并继承了大兴城的规模、布局及设施。经过扩建,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城,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唐长安城由三部分组成,即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主要宫殿有三组,即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宫城位于长安最北部,南连皇城,北接禁苑,为皇帝、后妃及太子的居所。据考古探测,宫城周长8.6公里,平面呈长方形。东宫为太子所住,西边的掖庭宫为妃嫔所居。正中是皇帝居住、办公、游乐的太极宫,由殿、台、楼、阁、长廊和池塘组成。太极宫的正南门――承天门向南穿过皇城,和外郭城南正中的明德门,正好相对,这是唐长安城的中轴线。皇城也称子城,位于宫城之南,北与宫城相接,是政府官员办公之地。据考古探测,皇城周长9.2公里,平面呈长方形。南有三门,正门为朱雀门,东为安上门,西为含光门,朱雀大街乃城市中轴线,宽达150―155米。含光门遗址已在近年修复西安城墙时发现。整个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界分两部分,街东为万年县,管辖着50多个坊;街西为长安县,也管辖着50多个坊。这100多个坊由长安城11条南北大街和14条东西大街,纵横交错,划分而成,左右对称,排列规整。白居易有诗为证:“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唐长安城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显示了盛唐帝国的宏大气魄。当时日本的平城京(今奈良)和平安京(今京都)均仿唐长安城而建。如今仍可见宫城、皇城、郭城的遗址。今玉祥门南的“西王台”即是宫城的南墙遗址;今西安城的南、西二墙各有一段为唐皇城城墙。今西安铁职中和三门口村各有一小段土墙,即北墙和南墙遗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