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人暴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国人暴动分类:【传统文化】 西周末年发生的平民起义。“国人”包括部分低层贵族和平民,以平民为主。周厉王暴虐侈傲,横征暴敛,任用荣夷公,对山川林泽实行“专利”,直接触犯了国人的利益,使“民不堪命”( 《国语?周语》)。过去,山林川泽一直为天子垄断,西周后期,一些贵族或平民在山林川泽之地开辟私田,影响了王室的收入。厉王不听芮良夫的劝告,逆潮流而动,一意孤行,取缔私田,重新垄断山林川泽之利,禁止国人利用,引起国人特别是国人中的平民的愤恨和谴责。厉王认为这些议论都是诽谤之言,不听召公的劝谏,反而派卫国的巫师监视国人,随意杀戮,以禁止国人议论。国人慑于高位,表面上不敢议论了,道路相遇,也仅以目示意。厉王得意地炫耀说: “吾能弭谤矣。” ( 《史记?周本纪》) 召公再劝厉王说: “防民之心,甚于防水。水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若雍其口,其兴能几何?”(同上) 厉王仍冥顽不化。三年之后 (前841),国人再也不能忍耐下去了,于是群起暴动,袭击王宫。厉王仓皇逃跑,狼狈地逃到彘 (今山西霍县)。太子静藏匿在召公家里,愤怒的国人又包围了召公家,要求杀死厉王太子。召公不得已,以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交给国人杀死,才保全了太子的性命。国人暴动的直接后果,是在西周晚期历史上出现了 “共和行政”。 公元前841年西周广大平民群众反对周厉王暴政的武装斗争。“国人”指居住在都邑和城郊的人,其中大多数是平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周厉王在位时,任用荣夷公等人,实行专制。将原公有的山林川泽霸占为私有,不准人们前往蕉采渔猎,并对国人横征暴敛,引起国人极大不满,同时,派巫师监视国人行动,禁止谈论国事,违者处死,不听劝谏,实行高压统治。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年举行武装暴动,冲进王宫,厉王逃到彘邑(今山西霍县),太子静躲避到召公家中,国人包围召公家,要召公交出太子静,召公子冒充太子静交于国人,暴动结束。这次暴动,推翻了周厉王的残暴统治,动摇了西周的统治基础,是周代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