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山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国山碑分类:【传统文化】 在宜兴市善卷洞附近。又名国碑、董碑。三国末期吴主孙皓所立。国山碑碑文是江南地区有关地震资料的最早记录。孙皓天玺元年(276年)八月的一天深夜,阳羡地区(今宜兴)发生地震,当地人传说看到一条白龙从善卷洞中飞出,孙皓以为这是他统一天下的吉兆,派司徒到阳羡行封禅礼,封离墨山为国山,刻石颂德,树“国山碑”。碑高2.64米,围宽3.23米,其形如鼓,微圆而椭。碑文内容为立碑缘起、瑞应祥兆、歌功颂德之类,有些属于天人感应、谶讳迷信的范畴。清嘉庆年间,宜兴县令唐仲冕筑有护碑亭,以后续有整修。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