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图画见闻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图画见闻志分类:【传统文化】 国画史著作。6卷。北宋郭若虚著。此书为续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而作,虽比之不及,亦堪称中国画史要著之一。书中所叙始自唐代会昌二年(842),止于宋熙宁七年(1074),分为叙论、纪艺、故事、拾遗、近事5门。“叙论”共16篇,盖仿《历代名画记》前3卷“画学通论”而为之,其中于制作楷模、妇人形相、气韵、古今优劣诸论颇为精到。“纪艺”为唐末27人、五代91人、宋166人之画家传。“故事”与“拾遗”2门,皆记唐末朱梁王蜀故事,凡27则。“近事”,记宋代、孟蜀、江南、大辽、高丽故事,凡32则。书前有郭氏自序。 北宋郭若虚著。郭若虚是太原人。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官任供备库使。全书六卷。第一卷论绘画的作用,制作楷模,历代服饰变化,用笔得失以及北宋以前人物、花鸟、山水画的派别、渊源、特点等,颇有见地。第二至四卷为纪艺,载会昌元年(841)至熙宁七年(1074)间292位画家的传略,评论大致得体。是研究唐末至北宋初年绘画发展情况的一部重要史论著作。 绘画史著作。北宋郭若虚撰。6卷。若虚,太原(今属山西)人,真宗郭皇后?孙,相王赵允弼婿,熙宁时历官供备库使、西京左藏库副使,曾出使辽国。是书约撰成于元丰中,卷首自序称所记起于唐会昌元年(841),迄于宋熙宁七年(1074),乃续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而作。卷一为《叙论》,包括《论制作楷模》、《论古今优劣》等16篇专论,对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的观察表现方法,五代宋初山水、花鸟画派的渊源与特点,中古绘画发展的趋势及其风貌等,均作详晰论述,颇多精辟之见。其中《论气韵非师》、《论用笔得失》两篇,进一步发挥南朝齐谢赫的“气韵生动”之说,提出用笔“版”、“刻”、“结”三病,对后世有巨大影响。卷二至卷四为《纪艺》,下分唐末、五代、王公士大夫、人物、山水、花鸟、杂画等门,收录画家共292人,分别论述其生平、画艺、作品。末二卷为《故事拾遗》与《近事》,专录画坛遗闻逸事,凡59则。是书资料丰富,引据前人论画著作凡30种,叙一百五六十年间画家艺士,流派本末,颇称赅备,为古代画史之重要著作,可与《历代名画记》媲美。有清黄丕烈原藏宋刻配元抄本、明翻宋本及《津逮秘书》、《四部丛刊续编》等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出版点校本,四川美术出版社1986年出版邓白注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