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土家茶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土家茶俗分类:【中国民俗】 土家人居家过日子节俭,一般嫩叶制的细茶自己舍不得喝,要拿去卖钱换取家用和留少许待客,平时饮用的是大茶罐里的粗茶。大茶罐多是铜质的,若是陶罐,起码得有一个铜盖。那粗茶是用在夏秋之际给茶树剪枝整形时剪下的老叶细枝制成的。泡茶时抓一大把塞进罐,注入滚开的水,再将罐移近火煨烤,直煨得茶汤浓如羹,酽似酱。干活累了,讲经乏了,咕噜噜喝上一大碗,特解渴提神,活血舒筋。若是客人到了,那就不能喝这茶了。客人进火笼落座之后,主人一面寒暄,一面架火烧水。火旺了,连忙洗净那只专门待客的“敬茶罐”(紫砂罐或灰砂罐),洗净之后煨在火上烤干,然后找出精制的细茶,或毛尖,或龙井,或针眉,或龙牙,放一小勺在罐中,盖上盖,移近文火缓烤,不时摇动,直到揭开盖时浓香四溢。这时炊壶的水也开了,赶紧倒点儿进罐中,只听“咝”的一声,一团热气带着香味从罐中冲出,急忙加盖移到红灰火上煨着,这叫“发窝子”。三四分钟后,再将炊壶水高吊冲下注满,再泡两三分钟便可斟饮了。主人将第一杯茶双手呈给客人,这叫“筛茶”。然后依次呈给火笼里其他的长辈陪饮。火笼里的筛茶活动,除客人初到时筛一次外,再便是吃完饭以后,客说:“糟蹋哒!”主人说:“你落筋哟,请到火笼喝茶!”到火笼之后,茶才呈上来。除非办酒席,一般是不将茶筛到饭桌上的。其他时间,客人想喝茶就自便到罐中去倒,喝粗品细,悉听尊便。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