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壮族歌圩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壮族歌圩

分类:【风俗文化】

壮族民众在约定俗成的日期和地点,群集对歌,进行社交,群体自我娱乐,也不乏以歌择偶,广西崇左、宁明一带壮语称“窝坡”,即“出到坡地上去相会”;或“歌坡”,即“坡上会歌”;德保一带称“航端”,即“垌场圩市”;靖西、大新一带称“窝岩”、“陇洞”,即“出岩洞相会”;来宾、横县一带称“圩逢”,即“欢乐的圩日”;邕宁一带称“还球”,则是对歌的一种形式。明邝露《赤雅》称“浪花歌”;清赵翼《镇安土风》诗称“跳月圩”。云南省富宁一带壮语称“陇端”,即“下田坝赶街”;广南一带称“花街”,“花”内涵着“情”的意思;广东省连山一带称“歌堂夜”。

初步统计,广西境内80多个县市中,有40个县市642个歌圩点。自西而东,桂西百色地区、南宁和河池两地区的西部各市县歌圩点较多,桂中、桂东各市县歌圩点较少。日期则正月、二月、三月、八月居多,其中尤其以正月初四、三月初三、八月十五为三大歌节。规模较大的如武鸣县城和靖西县城歌圩达三四万人,少的也有千人左右。

每届歌圩日,四方民众与歌手群集歌圩点,对歌、听歌。有些地方,同一村子的姑娘们衣服、发瓣、包头帕、绣花鞋,自头至脚均为同一打扮。同一村子的小伙子们,打扮也整齐一新。邻近歌圩点的村寨,各户均制备节日食品如五色糯饭、米粉、粉蒸肉之类,招待远方来客。

男歌手们向女歌手们唱歌邀唱,邀约再三,女歌手们答唱后,双方你来我往,一问一答,内容广泛多彩。壮族民歌多为二人二声部,所以对歌时多为二男对二女同声二声部。有的地方如靖西、德保一带,有“抢歌”风俗。几双男哥手,向同一双女歌手唱《求歌》,歌韵各各不同,女歌手还某一双男歌手的歌韵,即为与他俩对歌,其他歌手作为听众旁听。但如有某一双男歌手不服,另行发歌抢唱,如女歌手换用他俩的歌韵答唱,便是抢歌胜利,继续唱和;否则便告失败,退出竞争。

有的地方如巴马县城,三月三白天在城郊盘阳河边草坪上对歌,晚上移到县城内继续对歌,体育场、公路桥、大街两侧,处处歌场,通宵达旦,第二天再唱一天,第二晚又通宵达旦;第三天又唱一天,方散去。

不少男女青年在歌圩中选择对象,经多次对歌交往,最后结为终身伴侣。

民族风情歌舞。1985年创作。文学本由谭启忠、农冠品执笔,音乐由苏以淑、王小昆、范西姆创编。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全体学员演出。内容反映壮族各路歌圩的不同生活侧面,再现了壮族歌圩风情,分为“歌圩前夜”、“歌圩路上”、“日歌圩”、“夜歌圩”等部分。演出中歌舞结合,民族情趣浓郁。参加广西首届音乐舞蹈节获优秀演出奖。国家民委和文化部曾邀请到北京汇报演出,深受各界欢迎和赞誉。

①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娱活动的场所,是壮人进行社交的盛会。据学者梁庭望研究认为: “氏族公社的生产方式是歌圩产生的经济基础;宗教集会是歌圩形成的重要条件;对偶婚是歌圩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歌圩兴起于氏族公社时代,形成于秦汉至隋唐时代,发展繁荣于宋元明时代,衰落于清民国时代,复兴于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时期。歌圩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70多个县市, 以及云南省富宁、广南壮族地区。“广东新兴、廉江等地壮族先民生活过的地方,历史上也曾有类似的歌圩活动。”歌圩按时间分为日歌圩和夜歌圩;按地点分为野歌圩和村歌圩。按时机分为3类:1、节日歌圩。如春节、三月三、四月八、中元节、中秋节等。2、红白事歌圩。如婚嫁、满月、乔迁等喜庆场合;还有少数地方办丧事的场合。3、田间、路上、集市歌圩:如男女青年在劳动、探亲和赶集当中临时形成的歌圩。第一类歌圩除了对歌外,往往还进行某种宗教迷信活动,如抬神像游行、埋蛙、抢花炮(现已改为文体活动)、拜庙宇、请嫦娥下凡等,历史上都有过。第二类歌圩因父母兄弟姐妹在场,不便于唱情歌,只能歌唱历史、天文地理、动物、花果、生产劳动、造屋等歌;但为了适应场合、表达感情,也得唱些祝福歌。第三类歌圩是无拘无束地唱情歌,谈情说爱。当一对男女青年唱到情意缠绵时,即进行红蛋碰红蛋的活动。如女方喜欢男方,就让他碰破熟红蛋,边碰边歌边乐;如女方不爱男方,就紧握红蛋不让他碰,男方无奈,悻悻离去。双方情投意合时,就进行迷人的抛绣球活动。女方首先把带礼品性的彩色绣球潇洒地抛给意中人,男方接到后,如法炮制,把礼品系上,然后欣喜地把绣球抛还心上人。此时此刻男女俩如痴如醉,便步入竹林间,山盟海誓,定下终身姻缘,互赠毛巾或鞋作为定情礼物。最后唱别离歌,约定下次会期,依依不舍地分手。歌圩是一种迷人的社交活动,歌圩上的对歌,内容丰富多彩。解放后的新歌圩还唱新民歌,歌唱翻身解放,歌唱社会主义的新生活,歌唱祖国新成就,歌颂党和领袖。歌圩不仅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依歌择偶的场合,而且是全民族赛诗才的擂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型文化娱乐活动。②壮族风情歌舞。1985年创作。文学本由谭启忠、农冠品创编。音乐由苏以淑、王小昆、范西姆等创作。广西少数民族歌手班全体学员演出。内容分为“歌圩前夜”、“歌圩路上”、“日歌圩”、“夜歌圩”等部分。反映了壮族歌圩的不同生活侧面,再现了壮族歌圩风情。演出载歌载舞,民族风味浓郁。曾参加广西首届音乐舞蹈节表演,获优秀演出奖。应国家民委、文化部邀请到北京汇报演出,受到各界欢迎和赞赏。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