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声贵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声贵论

分类:【传统文化】

南宋郑樵的音乐思想。“声”指曲调。郑樵认为乐曲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故文辞、乐曲二者不可偏废。其《通志?乐府总序》云:“应知古诗之声为可贵也。”“乐以诗为本,诗兴乐为用。…古之诗,今之辞曲也,若不能歌之,但能诵其文而说其义,可乎?”其《祀飨正声序论》又称:“有声斯有义。与其达义不达声,无宁达声不达义。若为乐工者,不识铿锵鼓舞,但能言其义,可乎?”他还据诗歌发展史上诗与歌的离合来加以论证,其《正声序论》指出:古代的诗为歌行,后代的诗为古体诗与近体诗,“歌行主声,二体主文。诗为声也,不为文也”,古人作诗皆为歌唱,及至古体与近体诗出,遂失诗之本义,仅剩格律,而失去了音乐。他指出汉初乐府亦以声为主,可以歌唱,后音乐失传,诗人仅依乐曲标题作乐府诗,已不能了解古代乐曲的含义。宋时,词家多轻视词的音乐部分,而仅采用其结构形式来创作,遂使词作日益与音乐脱离,这种倾向至南宋尤甚。郑樵此说正是针对此种轻视音乐,重视文辞的偏颇而发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