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夏文化问题的缘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夏文化问题的缘起分类:【地域文化】 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个夏朝,这在古代文献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如周代的可靠典籍《尚书》、《诗经》以及铜器铭文等屡屡提到的夏禹,颂扬其治水的功绩。在战国、秦汉时代的诸子著作和其他史籍中,有关夏朝历史的论述不胜枚举。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据其所见史料写成《史记?夏本纪》,系统地记述了夏朝的世系和重大史事。殷墟甲骨文发现后,史学大师王国维作《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 ① 根据甲骨卜辞对《史记?殷本纪》所载商人先公先王及其世系进行对比考证,结果证明《殷本纪》的记载基本上是可靠的。成汤以前的先商14世纪相当于夏代,其世系既然可靠,那末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同出司马迁一人之手的《夏本纪》所载夏朝的世系也应该是可靠的。总之,夏朝的存在是勿庸置疑的。 据《夏本纪》和《竹书纪年》的记载,夏朝自禹至桀,历14世17王,共400余年,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约为公元前21至前16世纪。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文献记载的简略和紊乱,夏朝的历史面貌已朦胧不清。安阳殷墟的考古发现,将过去同夏代一样缥渺的商代历史文化展现了出来,以无可争议的事实证明了商朝的存在。受此启发和鼓舞,人们期望通过考古工作从地下找到夏朝遗留的物质文化遗存,借助可靠的考古资料开展对夏代历史的研究,以恢复夏朝真实的历史面貌。 学术界对夏文化的探索由来已久。早在本世纪30年代,即殷墟商文化发现不久,就有人提出夏文化的问题。一些研究中国古史的学者,如徐中舒、翦伯赞、范文澜等人,曾先后提出了仰韶文化或龙山文化是夏文化。50年代后期,古史学家徐旭生亲赴传说的豫西“夏墟”进行实地踏察,调查了几处比较重要的遗址,对探索夏文化提出了指导性意见。~((②) 此后,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涌现和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夏文化问题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人们就这一重大的学术课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夏文化在考古学上迄今尚未最后确定。 按照徐旭生先生的见解,夏文化包括两种涵义:一是指夏代文化;二是指夏族文化。如果指前者,那它的地域范围较广,而时间则起自禹,终于桀。如果指后者,那它的地域范围很有限,而时间还应包括禹以前和桀以后。夏族所具有的文化,都应称作夏文化。 ① 目前学术界所讨论的夏文化,实际上主要是就后者即夏族文化而言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