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观法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观法帖分类:【传统文化】 历代丛帖。宋代大观三年(1109),宋徽宗因《淳化阁帖》板裂损,且王著标题多舛误,故出内府所藏墨迹,命龙大渊等更定编次,重摹上石,刻于太清楼下,又名《太清楼帖》,《大观太清楼帖》。标题皆由蔡京手书,字行稍高于《淳化阁》,每板前小字上记卷数,中记版数,下记刻者姓名。全帖10卷,编次为:第一卷历代帝王书,第二至第四卷历代名臣书,第五卷诸家古法帖。第六至第八卷王羲之书,第九、十卷王献之书。每卷末题“大观三年正月一日奉圣旨摹勒上石。”此丛帖摹勒精良,胜于《淳化阁帖》。原石刻后不到二十年即毁于靖康之乱。拓本流传极少。北京图书馆藏有宋拓本,存卷1、卷2。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