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费赞禹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大费赞禹

分类:【传统文化】

秦人始母女修的儿子大业,幸运地娶了著名的华夏族少典氏的姑娘女华为妻,据说黄帝就是“少典之子”。大业与女华结合后生了儿子大费。大费又名柏翳、伯益、化益、伯翳、益,是位杰出的部落首领。当时华夏各族部落联盟长是虞舜,正值天下洪水滔滔,先民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大费帮助禹治理洪水大患,获得成功。舜赐给禹黑色的玉圭。禹说,“这不是我一人能成功的,还得力于大费的帮助。“舜听后高兴地告诉大费:“大费啊,你帮助禹治水成功,我赐你黑色旗带,你的后代必将繁盛兴旺。”并将本族姚姓的美丽姑娘嫁给大费为妻,赐大费”姓嬴氏”。大费帮助舜调驯鸟兽,鸟兽大都被驯服。后汉蔡邕在《释诲》一文中就说“昔伯翳综声於鸟语”(《后汉书?蔡邕列传》)。

大费生活在尧、舜、禹时代,是华夏族与东夷族大部落联盟中的重要成员,大业与少典族之女女华联姻,大费又与联盟长帝舜族“姚姓之玉女”结姻,充分巩固了秦族的政治地位,同时,秦人随着夷族与华夏族的文化融合进程的深化,大量接收华夏文化,并逐渐融入华夏民族大家庭之中。大费甚至被禹指定为华夷部落联盟长的继承人。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继舜位之后,首先推荐夷族首领皋陶处理日常事务,皋陶死后,禹又将大政要事委任给益处理。禹担任联盟长10年,死在会稽,“以天下授益”。禹死后的3年中,伯益全权处理联盟事务,成为实际上的大联盟长。然而,中原地区社会文明已迈入阶级社会的门坎,私有制发展起来,华夷部落大联盟内形成了以氏族族长、部落酋长为主的特权阶层。“禅让制”的基础已经动摇,禹的儿子启拥有很大的势力,并将联盟内绝大多数议事成员、族长酋长争取过去。“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史记?夏本纪》)伯益清醒地认识到所处的不利政治地位,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待禹“三年之丧毕”,他明智地坚决把联盟长之位让给帝禹之子启,出走躲避到“箕山之阳”定居。箕山之阳可能是秦人的老家,今天河南范县西南的箕山。《竹书纪年上》说:夏后氏启二年,“费侯伯益出就国。……六年伯益薨,祠之。”伯益之国即今范县的秦地。

大费即伯益担任秦部落首领期间,正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原始父系氏族社会向私有制的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华夏文化与秦文化处在一个相互影响融合变革的伟大时代。在大费的积极推动下,秦人在吸收华夏文化和中原地区社会文明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征。秦文化形成的重要标志,就是秦人有了姓氏和国号(或部落称号)。

《秦本纪》载,舜赐大费姓嬴氏。后来西周孝王也追述了这个传说:“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不论秦人姓嬴是否为虞舜所赐,秦人最晚是从大费时代就已经使用嬴氏姓氏了。嬴姓来源于秦人的玄鸟图腾崇拜。刘节先生认为:“燕、嬴,实为同类双声。”

嬴即燕的转音。可见,当初舜为大费起姓时,是依据秦人对玄鸟的崇拜事实而来的。嬴姓也可能是秦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大费或其他秦人自己所起。

在大费任族长以前,秦人一直以玄鸟做为族徽,以玄鸟氏做为秦氏族名称。从大费开始,秦氏族以“秦”代替了“玄鸟氏”。从周孝王口中得知,大费不仅被舜赐予嬴姓,而且被授予封土。大费的封地称嬴或秦。据《路史?少昊纪》说,伯益“始食于嬴”。这个嬴地春秋时齐国为嬴邑,秦代置嬴县,位于今天山东莱芜县西北。伯益时秦氏族活动范围东临大海,西至泰山、大汶河两岸地区。这一带分布的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墓葬遗址可能是大费率领下的秦人留下的文化遗迹。《盐铁论?和结篇》说“伯翳之始封秦,地为七十里。”《越绝书?吴内传》说:禹“荐益而封之百里。”所谓七十里或百里之说未必可信,但大费领导的秦族活动区域称为秦地,则是可能的。秦地在山东范县东南,叫秦亭或秦地。《山东通志》卷9《古迹》记,“范县有秦城”。《水经注》卷五载:“河水又东北迳范县之秦亭西。”秦字,甲骨文像双手抱杵舂禾形状。《说文解字》说:“秦伯益之所封国,地宜禾,从禾舂省。”王鸣盛《蛾木编》卷35云:“秦地本因产善禾得名,故从禾从舂省。禾善,则舂之精也。”从这些文献记载中可以了解到,伯益时秦人经济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秦人已从单纯的渔猎游牧经济逐渐转向农业种植经济,禾稼种植已占重要地位。秦文化也逐渐从传统的渔牧民族文化发展到农牧业混合经济的民族文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