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轱辘牛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大轱辘牛车分类:【地域文化】 鄂温克族传统的交通工具。鄂温克语为“卡思盖特勒根”。一般在每年的6月左右制作,先在平地上挖一个宽约1米、深约1米、长约5米的土坑,上面盖以石板,用土或泥把石板培好,成一火坑似的洞。洞的一端,挖一个深1.5米、直径1.5米的圆形大坑。洞的另一端为烟囱。在洞的近处设一个高1米带杈的木桩,把准备的木料装进洞内15根左右,点火,烧5小时后木料烤烘发软即停火。将烤烘好的木料取出来放在木桩的杈上,手持木料的一端,利用桩子的杈,把热木料弯到适当的弯度,然后以细柳条把弯好的木料两端拴好待用。车主要分为车头、车辋、车轴、车轱辘辐、车辕、车架子等部分。车只能套用犍牛,一般不套用其它牲畜。这种车轻便耐用,载重量高,适于行走草原、荒山、沼泽、河溪等地带,是草原鄂温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