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平天国教育制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太平天国教育制度

分类:【传统文化】

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实施的教育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实施一套普遍的、平等的教育制度。1853年颁行的《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凡二十五家中设国库一,礼拜堂一,两司马居之……其二十五家中童子,俱日至礼拜堂,两司马教读《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及《真命诏旨书》焉。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听讲道理。”两司马既是基层单位行政、军事长官,又是宗教领袖和教师,他在每25家所设的礼拜堂中实施教育。施教的对象包括“天国”中所有人民,不分贵贱、男女、老幼,一律施以平等教育。礼拜堂不仅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也是教育机构,即群众受教育的场所。儿童须“俱日上课”,成人只在礼拜日“听讲”。儿童除在礼拜堂上课外,尚有城市中设“义学”和“育才馆”,招收各级官员子弟入馆学习,延聘“育才官”进行教育。另外,还创立一种“带徒弟”的制度。各级长官择收许多儿童为“义子”,令其朝夕相随,在实际生活和战斗中传授各种知识和技能。为鼓励女子受教育,在考试制度上男女有同等应考权利,录中后,也与男子授同等官职。太平天国的教育多半是采取临时性方式,因军事影响和其他原因,正规的学校教育尚未建立。1860年,太平天国领导人曾接受容闳的建议,计划建立西方式的新型学堂,但未实现。对人才的选用,主要通过开科取士和出榜招贤的方式进行。形式上虽与旧时科举制度相似,但在内容方法上进行了由繁及简、从贵族化到平民化的创新改革。太平天国教育制度的创立和实施给后人开创民主新教育以重要启示,并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