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奉邑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奉邑制

分类:【传统文化】

三国时期,孙吴军制之一。“奉邑”,指君主赐给统兵将领若干县邑,以其地租税收供给所属部曲和授予之兵。奉邑多少,主要依官职大小和领兵多少而定,而官职大小、领兵多少又与战功、战绩及家族势力相关。奉邑多者四县,如周瑜、吕蒙、程普、鲁肃等;少者一县,如周泰、徐盛等。将领所受奉邑,大都在其骑军辖区之内。如孙皎驻军夏口,其四奉邑(沙羡、云杜、南新市和竟陵)都在夏口附近。又,赐食奉邑的目的是供养将领所领之兵,故奉邑地点也基本上与将领所领之兵同时变动。如吕范以裨将军兼彭泽太守时,以彭泽、柴桑、历阳为奉邑,但当转任丹阳太守时,又转以溧阳、怀安、宁国为奉邑。如果将领的领兵权转移,其奉邑也随之转移。如周瑜以偏将兼郡太守时,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死后由鲁肃代领其兵,4000余人及奉邑四县也就同时归属鲁肃。此项制度主要实行于孙策及孙权统治前期。孙权称帝后,由于世袭领兵制的衰落,领兵减少,奉邑亦随之消失,而演变为一般封建国家的封爵食邑制,食邑的多少与领兵权无关。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