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女官制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女官制度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为后宫服务的组织机构。亦称“内官制度”。为使皇后“母仪天下”和增强皇家威仪,设置官属以辅佐皇后治理内事。后宫的女官,大体上“拟外百官,备位内职”,使其“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周代设“宰”为总管,有时以宗族长老兼管。汉代仿外官三公九卿,设视丞相、视上卿等妃嫔女官等级14等,有内官数百人。唐代仿三省六部24司,设尚宫、尚仪、尚且、尚令、尚寝、尚功6局24司及宫正司,有官吏190人,女吏50余人。明代亦设尚宫、尚仪、尚且、尚令、尚寝、尚功6局及宫正司,俱正六品。尚宫总领6局之事,宫正掌监察。初设官75人,后增至157人,女吏初为18人,后增至96人。清制,由内务府负责皇室事务,敬事房直接管理后宫事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