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婴儿的诞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婴儿的诞生

分类:【风俗文化】

妇女生儿曰“坐褥”,俗称“做月子”。解放前广大农村,还相当普遍地保留着旧产俗。

生子时,没有消毒设备,仅在土炕上掀开炕席,铺上谷草,再敷以草木灰,便于吸血,也多少起到灭菌作用。孩子生下来落于谷草上,“落草”一词即来源于此。北方有些地方在助产时用劈开的秫秸割断脐带,很不卫生;遇到难产没有近代手术措施,就将房门和箱柜抽屉打开,象征产道开通之意,祝愿顺利生产、母子平安。生产前后,父亲严禁进入产房,当产婆(接生婆)出来报告母子平安时,父亲要赶紧送上准备好的“接生钱”。

古代生男孩称“弄璋之喜”,生女孩称“弄瓦之喜”。至今满族、蒙族习俗还是生男在门口悬小型榆(柳)条弓箭,以示男儿之勇;生女则挂红布条,以示女儿之巧。婴儿诞生(尤其是男孩)后,远亲近友都来祝贺。

生子后,第一个不意而来的客人进入月房见到婴儿,曰“踩生”。主人家都愿意来者是德高望重的人或者是高寿者,学业有成就、性格豪爽的人。取意为婴儿将来的一切都像这人,是一种吉兆。知趣者则借势道喜、祝愿。一般人都不愿进月房,认为是血污之地,怕“扑”了自己的运气。

生子三天,叫“洗三”或“喜三”,要给婴儿沐浴。洗时多用艾叶、花椒等草药热汤,以避瘟疫。生女孩还要在第三天扎耳朵眼。洗三这天,全家要请客(主要请接生婆)吃喜面。所谓“三天吃个刀切面,十二天吃个压??,满月吃个斗饽饽。”

《长春县志》载:“生子三日浴儿,亲友馈以鸡子、面食,曰:‘送粥米’(俗曰下奶)主人做汤饼款之,曰食喜面。弥日亲友各携金钱、绣品、儿饰相贺,曰满月,主人仍备酒馔酬之。百日做蒸食,谓可生先。”

旧俗,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产俗贯穿在整个产俗之中,生男曰大喜,生女曰小喜。生男在三天之后要祭祖,给祖宗牌位上供焚香,在祖坟上烧纸,报告祖先,后继有人。祈祖灵保佑,生女则免此仪式,甚至有的地方还有溺(女)婴、弃(女)婴的陋习。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过门:生子第五天,姥家要用五尺红布做一条“里面红”的小被,用五条线行(hang)五道,午时送来,“捂”在小孩身上,小孩就好养活。

万一孩子死了,要扔在山顶,意谓再有孩子不会死;不能扔在洼地,扔在洼地填不满坑,不吉利。母亲的奶没下来,孩子可以吃别的妇女的奶。男孩吃生女孩母亲的奶,女孩吃生男孩母亲的奶,名谓“开奶”。据说这样孩子长大能生育。

月子里产妇的主要食谱是吃小米粥、煮鸡蛋,一周以后可吃鸡汤之类。十二天以后方可吃脂肪丰富的食品。民间多于此时给产妇送小鸡、肘子、鲜鱼、鸡蛋、挂面、红糖、大枣之类的营养品,谓之“下奶”。长春一带,母亲给女儿下奶不许用筐装食品,要用种庄稼点种时用的“落(读如涝)斗”装,以取吉利,孩子好养活。主人则以“压??”(用简易木制炊具压制的大锅面)来招待“下奶”的客人。汉族谓吃肘子汤或鲶鱼汤能下奶,朝鲜族妇女坐月子则喜欢吃海带下奶。谓海带可以排污血,有营养。

整个坐褥期间居室外面挂有红布条或弓箭,一以志喜,一以禁忌。外人不得进入“月房”,怕“扑”了自己的运气;怀孕妇女(俗称“双身板”)和带钥匙的人都不许进月房,怕带走奶水;生产及做月子期间只许送、还东西,不许往外借东西,也是怕产妇的奶水被带走;产妇月房中火炕的炕席上还要加把锁,以防奶被带走。如此时奶水恰巧不足,有嫌疑者要做汤面给产妇吃,名曰“送奶”。这种习俗带有唯心色彩,同时也反映出在旧社会生活艰难,没有牛奶,面糊亦缺,母乳是否充足,实为婴儿存亡之大事。

东北满族则有婴儿睡扁头、拉平肩、正体型的古俗。此俗有一定的优越性。自清以来,已被东北广大汉族地区的汉族所普遍吸取。

其法在汉族生活地区则给婴儿枕糠口袋。婴儿出生后不久,睡装满糠皮的糠口袋,既避免炕热,又便于沥尿。为了长大拉弓有力,将其两臂端平,裹以尿布,用三寸左右宽带缚在两臂肘处,再用一寸宽带缚膝及小腿,以矫正体型。此俗甚古。《后汉书?三韩传》中有被歪曲的记载:“辰韩人(今韩国东部)儿生欲令头扁,押之以石。”《满洲源流考》批驳此说不合情理:“夫儿初堕地,岂堪以石押头,其说甚悖于理。国朝旧俗,儿生数月,置卧具,令儿仰寝其中,久而脑骨自平,头形似匾,斯乃习而自然,无足为异。”使婴儿仰卧,可使其后脑勺扁平美观,背部平板。襁褓中及时调整两肩使平、两腿使直,束缚适中,均有利于婴儿体型健美。但如若运用不当,则成为真正的“扁头”,也影响孩子头骨及脑髓的发展,所以要科学地加以控制。除仰卧外,也要适当让孩子(左右)侧身睡觉,但总是一侧睡则又容易偏头,故必须矫正适度。同时不睡高枕(一寸高即可),以防颈部脊柱前倾;还要经常变动光线,以防斜视,俾能保持健美。民间有经验的产妇,都懂这些道理,传以为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