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存在先于本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存在先于本质

分类:【文化精萃】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提出的哲学命题。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由作为主体的人自己造就的。如果上帝不存在,那么人不受任何概念所规定,他首先存在、出场,然后在自己自由选择的行为中表现出自己的本质。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萨特这里所讲的存在,是一种纯粹的主观性。因此这一命题表达的,是脱离具体条件的、抽象的、主体的自由选择意愿。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中提出的命题。它基于存在主义“人学本体论”之上。萨特反对雅斯贝尔斯等人认为的人们只有归顺上帝,在临界状况中与上帝交往才能获得自己真实存在的有神论的存在主义。主张上帝是不存在的,一切事情都是可能的,人的本质是由人的自由本身创造的,反对任何决定论。他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人的实在”,即自我、自我精神或主观性。从这种纯粹的主观意识出发,把存在划分为外部客观世界的自在存在和人的主观意识的自为存在,自在存在若是脱离了自为存在就是一种荒谬的无意义的存在。人的主观意识、自我存在是不依赖任何东西的,它是一切及其自身可能性的前提和根据。由此出发,萨特对“存在先于本质”作了解释:人之初是无法定义的,因为人之初是空无所有的,人只有存在露面、出场,然后才能表明其自身。人在此后要成为某种东西,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愿造就的,世界并无人类本性,因为世界并无设定的人类本性的上帝。“人首先是存在着”是指人先是把自己推向未来的存在物,并且意识到自己把自己想像成未来的存在。总之,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是人不过是自己造成的东西。具体地说,人是一种单纯的主观性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其余的一切都是由这种主观性自行制造出来的。存在先于本质指的是人而不是物。物的本质是在它被产生出来之前就被劳动者预先确定了的。如工匠第一次制造剪刀之前,先是知道了它的一切本性,才能制造出来;物本身是一种无意识存在,它要成为某物,具有价值和意义,就必须有意识的作用;即当某物出现之前,它的本质已经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了。物是本质先于存在,但惟独人不然,它是存在先于本质,即他不是由上帝或别人来决定自己的本质,而是在“虚无”中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和自由行动来创造自己的本质, 自己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的本质是自我选择决定的,这样就把人与物截然区分开来。萨特之所以提出存在先于本质,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人的存在与本质关系的解释来告诉人们,即使是人的本质这种在平常人看来比较抽象的东西,也是由人的自我存在所决定的,进而证明人的自我存在的本体论意义。萨特还认为,由于一切都是可以发生的,上帝并不存在,因而自我是孤独的;人总是时时面临着行为的选择,人处于烦恼之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