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娜·卡列尼娜――衣示情话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安娜·卡列尼娜――衣示情话分类:【风俗文化】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它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俄国许多重要的社会生活面貌,是动荡不安的时代的缩影。这惶乱既是小说的总体思想情绪,也决定了其笔下人物服饰形象所蕴含的复杂与矛盾。 一、安娜 安娜的一个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女性。她处在俄国封建农奴制度即将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的历史时期。她不愿随波逐流,而要求解除旧的婚姻关系,光明正大地缔结新的家庭。于是触犯了这个表面讲“道德”,而实际上腐败的封建贵族社会,以致受到它的制裁,当我们以欣喜的心情来欣赏安娜美丽的同时,也对她悲惨的命运寄予了极大的同情。 安娜还在少女时,就由姑妈做主,嫁给比她大20岁的官僚卡列宁。安娜的丰富浪漫的情感与卡列宁的内心冷漠无情,形成巨大的反差。在毫无感情的情况下,用封建礼教维持了八年的家庭生活。安娜从心底发出“我要爱情,我要自由”的强烈呼声。并勇敢地为争取自由与幸福而斗争。托尔斯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描写安娜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优雅的服饰形象。 安娜的外在是美丽的、内心是多情的。安娜的美是有目共睹的,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会看到安娜不同侧面的美,我们以服饰为线,观察了解安娜的服饰美。 (一)不同角度看安娜 基蒂的嫉妒目光 安娜与基蒂初次见面,基蒂看见了穿着黑天鹅绒衣裳的安娜的优美身姿和头部。黑色的敞胸的天鹅绒衣裳,看上去好像老象牙雕成的胸部和肩膊和那长着细嫩小手的圆圈的臂膀全都露在外面,衣裳上镶满威尼斯的花边。她那乌黑的头发就全是她自己的,没有搀一点儿假,有一个小小的三色紫罗兰花别着那小小的执拗的发卷,平添了她的妩媚。一串珍珠围在她那美好的结实的脖颈上,那镶着华丽花边的黑色衣服在她身上就并不醒目。她的魅力就在于她的人老是盖过服装,叫人注目的是她本人,单纯、自然、优美、同时又快活又有生气。 多莉的友好目光 多莉是安娜的嫂子,也是安娜的好朋友。她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生活中的安娜。多莉看见安娜迅速地把变红了的面孔俯向一个红色小提包,她正好在把一顶睡帽和几条细纱手帕装进提包里。 她的眼睛着亮光,频频盈溢着眼泪。安娜的脸一直红到耳根,直到她脖颈上波纹般的乌黑卷发那里。 多莉参加妹妹基蒂的婚礼,此情此景使她联想起安娜的婚礼,那时安娜也曾戴着香橙花冠,披着白纱。 多莉看见安娜同韦斯洛夫斯基并肩走在前面,看到她那散落在高帽外面的一绺绺的乌黑卷发的美貌动人的头。她的丰满的肩膀,她的穿着黑骑装的窈窕身姿和她的整个的雍容典雅的风度,不禁为之倾倒了。 安娜换了一件非常朴素的麻纱连衣裙,多莉仔细地看了看那件朴素的衣服,她知道这种朴素要用多少钱。站在多莉面前,安娜穿着雪白的睡衣,显得十分的庄严高大。 弗伦斯基的情爱眼神 弗伦斯基与安娜相识,点燃了埋在安娜心底的爱情,也成就了安娜悲剧的人生。他们的爱情是炽热的、真诚的,是融在眼睛和心灵中的。安娜用敏捷的小手,正好在解开被皮大衣的钩子缠住了的袖口花边,垂着头,欢喜地听着弗伦斯基对她说的话。安娜在凉台角落上的花丛后面浇花,她穿着镶着宽幅绣花的白色连衣裙,低下黑色卷发的头,她把前额紧靠着摆在栏杆上的冰冷的喷水壶,用她那双戴着他那样熟悉的戒指的纤手捧住那把壶。她专注得竟没有听见弗伦斯基的脚步声,但她的整个身姿、她的头、她的脖颈、她的手的美丽让弗伦斯基倾倒了,他站住,狂喜地望着她。她的脸被面纱掩蔽着,但是他用欢喜的眼光拥抱了她所独有的那种特殊步态,肩膊的斜度和头的姿势,马上像有一股电流通过他的全身。安娜戴着帽子,披上斗篷走进来,用她的娇嫩的手迅速玩弄着她的洋伞,在弗伦斯基身旁停住。他怀着浓浓的爱意,望着他美丽的、充满了生命力和满心喜悦的伴侣。 列文的客观视角 列文在安娜的生活里是只有一丝联系的人。他是可以排除主观臆断,客观看待安娜的人。安娜从屏风后走出来迎接他,列文在书房的暗淡光线中看见画里的女人本身,她穿着闪色的深蓝衣服,同画中人体态不同,神态也两样,但还是像画家表现在画里的那样是个绝色美人,实际上,她并不那样光彩夺目,但是在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新鲜的诱人的风采。 在家本色的安娜 生活里的安娜,真实地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安娜在楼上,站在镜子跟前,在钉连衣裙上的最后一个蝴蝶结。她把钩针从编织物里抽出来,开始一针又一针地编织。那在灯光下闪烁着的雪白毛线、纤细的手腕在绣花的袖口里灵活地、神经质地动着。安娜穿着一件灰色睡衣,坐在一张躺椅上,她的圆圆的头上留着剪短了又长起来了的,像浓密的毛刷一般的乌黑的头发。她焦灼地摩弄着她的睡衣的缨络,带着那种难堪的生理上的憎恶感看着他。为了这种感觉,她责备自己,可是她又抑制不住它,她现在唯一的希望是不看到卡列宁。安娜在她的暖手筒里掏出一张三卢布的钞票,连忙放进替她开门小伙子的手里……她迅速地放下了面纱,加快步子,差不多跑一般地奔出了房间。她站起身来定一定神,掀开方格毛毯和暖和大衣上的披肩。 (二)形象多变的安娜 晚装: 黑色的敞胸的天鹅绒衣裳,胸部和臂膀全都露在外面,衣裳上镶满威尼斯的花边。三色紫罗兰花别着发卷,一串珍珠围在她那美好结实的脖颈上。最经典的黑色衣服在她身上就并不醒目。她的魅力依旧是她的单纯、自然、优美、快活又生机勃勃。 日常装: 夏天穿朴素的麻纱连衣裙、外出时戴着帽子,披上斗篷,放下了面纱。还有闪色的深蓝衣服,穿着镶着宽幅绣花的白色连衣裙,穿着钉着蝴蝶结的连衣裙。冬天穿绣花花边袖口的雪白毛线衣和皮大衣,大衣上的披肩。戴着暖手筒。 安娜的美是自然的、优雅的。她的服饰颜色基本是黑色、白色、灰色、蓝色等素色,体现了安娜着装上追求自然和内敛。服装上的装饰就是花边和绣花以及蝴蝶结,体现了安娜着装上追求精致和高贵,饰物颜色上稍微有些鲜艳,造就万花丛中一点红的意境。她的着装风格既体现她的优雅气质和优越生活,也表现了安娜在感情上受到压抑的痛苦和渴望冲破束缚的大胆追求。 二、弗伦斯基 弗伦斯基是《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的男主人公。 弗伦斯基是一个身体强壮的黑发男子,不很高,生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与果决的面孔,从他的剪短的黑发和新剃的下颚一直到他的宽舒的,崭新的军服,他的整个容貌和风姿,都是又朴素又雅致的。 弗伦斯基脱下宽边软帽,拿手帕拭擦了一下他的前额和头发上的汗,那头发长得盖住他的半个耳朵,朝后梳拢着,为遮住他的秃顶。 弗伦斯基被中世纪意大利的生活迷住了,他以至于照中世纪的风格戴起帽子,把斗篷搭在肩上,那种风格倒也和他十分相称。在社交场合的弗伦斯基,经常的着装是燕尾服或者是黑礼服和暖和的长统靴。 从对弗伦斯基的考究的服饰描写上,我们看出他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 沉浸在炽热的爱情中,弗伦斯基的着装是朴素又雅致的,崭新的军服、燕尾服、黑礼服、斗篷衬托出弗伦斯基的英俊与多情。 弗伦斯基沉浸在对安娜美丽的痴迷中,更精心于自己的服饰形象。 弗伦斯基穿着长外套,戴着宽边黑帽,挽着他母亲的胳膊走过去,弗伦斯基皱着眉头,正视着前方,似乎并没有听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在谈什么,可能是由于奥布隆斯基的指点,他朝公爵夫人和谢尔盖,伊万诺维奇站的地方回头一望,默默地举了举帽子,他苍老的、充满痛苦的面孔像化石一样。堆积在月台上的大麻袋投下的夕照的阴影里,弗伦斯基穿着长外套,帽子压得低低的,双手插在口袋里,像笼中的野兽一样地在踱来踱去,走20步就突然地转个身。 安娜去了,她带走了弗伦斯基的心,他苍老了许多。剩下的就只有默默地举起的帽子和压得低低的帽子。 安娜生活在静如一潭死水的家庭生活中,偶与弗伦斯基相遇,并爱上弗伦斯基的时候,她以为找到了真正的爱情。安娜从心底发出“我要爱情,我要自由”的强烈呼声。并勇敢地为争取自由与幸福而斗争。 弗伦斯基迷恋安娜的美色,营造了安娜的爱情梦想,但他并不真正理解安娜的感情。他是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他无法摆脱上流社会的偏见。当安娜受到上流社会制裁时,为了保全他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他冷落了安娜,最终造成了安娜的悲惨结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