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平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安平桥

分类:【文化精萃】

又五里桥。位于福建省晋江县安海镇,此处为古泉州海外交通要港。跨海联结南安县。南宋绍兴八年 (1138年) 始建,绍兴二十一年 (1151年) 竣工。历代有修葺。全长2,251米,以巨型石板铺架,最大石块重25吨。工程浩大,结构谨严,为我国现存的最长梁式古石桥,故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称。桥上有清代所建木亭5座,明清两代重修碑记13块。桥头筑有白塔,高达22米。

亦名西桥、五里桥。在今福建晋江县安海镇,跨海与南安县水头镇相连。与洛阳桥(万安桥)、顺济桥、浮桥(石褂桥)合称泉州(今晋江)宋代四大名桥。南宋绍兴八年(1138)始建,二十一年(1151)完成。全长811丈(约2500米);有桥墩361座,呈长方形、半船形、船形,以巨型花岗石砌筑,最大重25吨;桥面铺条石,每块重约3吨。历代变迁,泥沙淤积,桥长缩减为2070米,存桥墩331座。安平桥为我国现存最长“简支式”石梁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代建筑。又名安海桥、西桥,又以桥长约五里,而俗称五里桥。位于福建晋江安海镇西南,跨海与南安水头镇相联。此处为古泉州海外交通要港,旧以舟渡。南宋绍兴八年(1138),僧祖派、智渊与里人黄护等倡为石桥,后未竟。绍兴二十一年,郡守赵令衿卒成之。桥原长2,251米,现长2,070米,以巨型花岗石板铺架,最大石块重达25吨。桥型仿洛阳桥,桥墩以条石砌成,有长方形、船形和半船形三种,桥下疏水道有362孔。此桥结构严谨,工程浩大,为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故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桥上原有5座亭子和扶栏望柱等建筑,现多已废毁,仅存桥中水心亭,二尊石雕武士及历代修桥碑记。桥东尚存六角五层、砖木结构的宋塔一座,高22米,俗称白塔。此桥于明永乐至清光绪间均曾重修,现因海湾淤积已成陆桥。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泉州城南三十六里晋江安海镇西畔,由晋江安海镇到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滨海峡处。安海镇又名安平镇,安平桥因此得名。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于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建成,历时13年。是一座花岗岩和砂岩构筑的梁式长桥,其长度在我国古桥梁中首屈一指,约5华里,所以又称“五里桥”。桥墩采用三种形式,一种是长方形,另一种是一头尖一头平的半船形,第三种是双头尖的船形。桥面系石板铺架。桥亭仅余中段“水心亭”,桥上尚有修桥碑。桥头白塔,风貌古朴。古时曾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海镇,横跨在晋江市、南安县交界的海湾上。为中古时代世界上最长的连梁式石板桥。安海镇古称安平道,桥以地名。又因镇西,桥长五里,故亦称西桥、五里桥。南宋绍兴八年(1138)僧人祖派、智浦与里人黄护开始建桥,绍兴二十一年泉州守赵令衿续建,历时十四年建成。原长2255米,桥面宽3至4米,桥墩361座,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因部分海湾冲积成陆地,现长2070米,桥墩336座。桥以巨型花岗石板铺架。桥墩有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三种建筑形式。桥上有5座憩亭。中亭(水心亭)为清代建筑,周围有历代重修碑记16块,亭的石柱上刻有古时无名氏所撰对联,其下联是“天下无桥长此桥”,准确道出桥的特点。亭外有石雕武士像等。西端桥亭有清嘉庆重修碑刻。桥两旁水中有对称镇桥四方石塔四座,圆塔一座。桥头东有一座六角五层砖木空心宋塔,俗称白塔,高22米。宋以来诗人颇多题咏,今人郭沫若也有《咏五里桥》诗。

俗称五里桥,又名西桥。位于福建泉州安海镇,是一座石梁桥,建于1138年,桥长2070米,相当于五里,因此名五里桥。它有桥孔730洞。桥的结构和形式与洛阳桥相似,只是比洛阳桥长四倍,故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由于桥长,为了行人歇息,在桥上筑有水心亭、中亭、宫亭、雨亭、楼亭五亭,并有护栏、石将军、石狮子及蟾蜍栏杆等雕塑。桥墩有长方、船形、半船形三种样式。桥西侧水中建有对称四方石塔四座,圆塔一座。桥东250米处有宋塔一座,俗称白塔,高22米,五层六角空心,建筑风格古朴。现在安平桥还基本保持原样,不像洛阳桥支离破碎。宋元年间,这里是古泉州海外交通要港,甚为繁华。现在海湾已经淤积,安平桥已成为陆桥,但仍不失状若长虹的雄姿。在1905年郑州黄河大桥建成之前,安平桥是我国最长的一座桥,也是中国古代工程最浩大的一座石墩石梁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