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安车分类:【传统文化】 用一匹马拉之坐乘小车。车前有雕饰,车上有小帷盖。古代王后、贵妇人、高官告老、及有重望者赐乘安车。汉代有“五时安车”,为青赤黄白黑五种车,即“青安车”、“赤安车”等。天子驾6马,其余驾4马。旗帜12斜插车上。马旗之色各与车色相同。汉代太子、皇孙及诸王乘安车,魏晋以来三公九卿列侯也赐乘安车。 古代宫廷的马拉座车。古人乘车先是立乘,后增坐乘。《后汉书》卷29《舆服志》载: “立乘曰高车,坐乘曰安车。”周代安车供年老官吏及王后乘用。春秋时,梁惠王以卿相位厚待淳于髡不成,便送以安车驾驷,束帛加璧,黄金百镒。秦代安车沿用先秦独辕车的形制。1980年陕西临潼秦陵出土的2号铜车马是一种规格较高的安车。全车通长3.28米,是真车马尺寸的二分之一; 车舆呈凸形,分前后两室,前小后大,前室为御官御处,后室是车主人乘坐处。汉代及此后,安车作为副车的一种,皇帝乘用驾六马,其余驾四、三马不等。皇太子、皇子、王公列侯皆可乘用。因皇子所乘安车朱红斑轮,青盖,故又时称 “王青盖车”。出行时皇孙则乘绿车从后。行大朝会时,王公列侯各乘安车,会集 “若蚕”。汉时还时兴以蒲草裹轮。时称“安车蒲轮”,皇帝征召高儒时常作为一种恩宠。《两汉博闻》载: “王臧、赵绾请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于是上使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 晋沿汉制。隋唐均驾四马,临幸及赐予时使用,“大驾出在耕根车后”参见 “副车”。 古代用一匹马拉的小车。人可以坐在车厢里。最早人们乘车一般都是站立在车厢里,但是在安车里可以舒服地坐着,因此取名安车。《礼记?典礼上》记载:“安车,坐乘,若今小车也。”官吏告老还乡或应召入京,皇帝经常让他们乘坐安车,这也是一种优待的礼节。安车大多只用一匹驾马,但为突出特别优待时也可以用四匹驾马。《史记?懦林列传》记载:“于是天子使使束帛加壁,安车驷马迎申公,弟子三人乘轺传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