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宋陵分类:【传统文化】 北宋陵寝。陵区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在今河南省巩县西村、芝田、孝义、回郭镇一带。乾德元年(963),太祖之父赵弘殷的陵墓由汴京迁此,其后,北宋九帝,除徽宗、钦宗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均葬于此。共为七帝八陵,包括宣祖赵弘殷永安陵、太祖赵匡胤永昌陵、太宗赵光义永熙陵、真宗赵恒永定陵、仁宗赵祯永昭陵、英宗赵曙永厚陵、神宗赵顼永裕陵、哲宗赵煦永泰陵,俗称“八陵”。另外附葬皇后20余人,陪葬宗室、王公大臣100余人。各陵园的建制基本相似,均占地约120亩左右,陵墓都有高大的覆斗形封土堆,陵前置石雕内侍一对。陵四周筑有土围墙,墙四面各设一神门,东、西、北神门傍各置石狮,四隅设有角阙。现围墙、神门、角阙仅存遗迹。围墙南神门(正门)外设有神道,两侧排列成组雕刻精湛的石刻群,左右对称,气象宏大,威武壮观,计有近千件石刻艺术精品,至今大多仍保存较好,为研究宋代雕塑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陵墓均尚未经考古发掘,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见“宋陵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坞罗河两岸邙岭山麓西村、芝田、孝义、回郭镇一带。陵区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为北宋皇陵墓群。北宋九帝,除徽、钦二帝被金所掳,囚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外,均葬此。乾德元年(963),赵匡胤之父陵由汴迁此,共七帝八陵,附葬皇后20余名,宗室及王公大臣等陪葬墓300余座,形成庞大墓群。八陵为:赵匡胤之父赵宏殷之永安陵、宋太祖永昌陵、太宗永熙陵、真宗永定陵、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神宗永裕陵、哲宗永泰陵。陵墓建制、布局基本相同,每一陵园占地约120亩,墓为方形平顶如覆斗,有三层陵台,四周夯土为墙,四隅有角阙,四面设神门,东、西、北三门外各有雕狮一对,南门外神道两侧有文臣武将、宫人、内侍、客使、驭手及石兽、望柱等。艺术造型生动,风格浑厚,气魄豪放,反映出北宋石刻艺术风貌。宋陵面朝嵩山,背负洛水,陵台建于低处,与汉唐帝陵居高临下,依山傍水,建筑逐进增高,置中心建筑于最崇高地位的格局不同,受风水堪舆学说影响。 北宋诸帝陵墓群。在河南巩县境内。为北宋七个皇帝的陵墓和宋太祖父亲赵宏殷的陵墓。依次是永安陵、永昌陵、永熙陵、永定陵、永昭陵、永厚陵、永裕陵、永太陵。北宋皇帝中除徽、钦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共七帝八陵,附葬皇后20多个及陪葬宗室、王公大臣如寇准、包拯等百余人,形成庞大的陵墓群。陵墓建制,基本相同,气势豪放,威武壮观。陵园正中为高大的陵台,四周松柏成林,下为地宫,围绕陵台为正方形神墙,正中设门,四角建楼,南门内正中为献殿,门外神道两侧,为石雕石人、石兽、石柱、石台,包括文臣武将及客使以及狮、象、獬豸等,刀法精细,生动别致,为宋代石刻的精品。北宋陵寝与唐帝陵基本一致但建筑在平原上。北宋皇后单独起陵而不与皇帝合葬,其建制与帝陵同,仅规模略小。现永昭陵和永厚陵的陵区已修建宋陵公园,供人参观游览。又南宋渡江建都临安后,在浙江绍兴市东18公里宝山有宋六陵,埋葬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六个皇帝的陵墓。宝山又名攒宫山。元至元十五年(1278)陵墓曾被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发掘。明洪武年间有所恢复,近今又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