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宗社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宗社党分类:【传统文化】 清末朝廷内党派之一。自宣统末至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 由皇族肃亲王善琦、载涛、载洵、载泽、溥伟、禁卫军协统良弼等组建。反对共和, 反对清帝退位,反对与革命政权议和。不久,与野心家、窃国大盗袁世凯发生正面冲突, 其核心人物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势力大衰。其残余势力潜伏天津、东北等地,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下,进行复辟活动。 辛亥革命期间少数清朝皇族结成的旨在复辟的反动政治组织。1912年1月由清朝皇族原近卫军协统良弼、恭亲王溥伟,原江宁将军铁良、肃亲王善耆等组成。反对清帝退位,反对袁世凯与革命政府议和。成员胸前均刺上二龙图案、满文姓名等标志,在京津等地进行秘密活动,准备孤注一掷。26日,宗社党骨干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皇族纷纷逃离北京,次日,袁世凯策动段祺瑞等发表通电赞成共和。清帝被迫退位,该组织遂自行解体。其残余势力潜伏于天津、东北等地,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行复辟活动。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