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宫廷与文士品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宫廷与文士品茗分类:【传统文化】 指古代宫中的饮茶艺术活动,以及文人儒士的品茗饮茶文化活动。中国宫廷与文士品茗活动,以清代最为典型。清代的宫廷饮茶艺术活动与文人儒士的品茗饮茶文化活动,各具特色,形式各异。1、宫廷的饮茶艺术活动。清代,皇帝与宫中后妃日常生活中,每以饮茶品茗为雅事、乐事,或饮奶子茶,或饮绿茶、花茶,并佐以茶食糕点。如乾隆帝,便喜欢江南龙井新茶。光绪皇帝,平日亦十分嗜好饮茶,每日清晨,必饮一巨壶。慈禧太后在宫中饮茶,茶具十分精美,且富丽堂皇。宫中现存的品茗茶碗,则以黄金为茶托,白玉为碗。她每次饮茶时,常喜用金银花少许加入茶叶之中,使茶叶和茶汤浓香扑鼻。至于公私茶宴,在清代宫中,更是寻常之事。上自朝廷的各种宴会,下至皇室接见宾客,皆先奉之以茶,其规格、品位均在酒品之上。皇宫内宴享和款待外国使节时,喜尚熬制“苦茗茶”、“团饼茶”,用以敬客,其意犹存古代的“煮茗”待客之意。这是满族入关前古老的饮茶习俗的反映,是清代皇室重要礼仪和交际手段之一。2、文人儒士的品茗饮茶文化活动。儒士文人中,不乏嗜茶好饮之辈。他们或借助茶之刺激,作诗唱赋,挥毫泼墨,大发雅兴;或自视清高,退隐山林,烹茗饮茶,以求超脱;或邀友相聚,文火青烟,细品名茶,推杯移盏,以吐胸中积郁;或夫妻恩爱,情深意切,“文火细烟,小鼎长泉”,花前月下,品茗共饮,以诗赋唱和。如“董小宛罢酒嗜茶”,钱塘才子叶仰之辍酒嗜茶。江南文士张则之素有“茶癖”,清人文人雅士,不仅烹茶品茗方式各异,富者与穷书生也迥不相同。穷布衣书生,虽良友至访,只得茶肆泼茗共饮。至于文人儒士所品之茗,则各有所好。如孙月泉便喜欢普洱茶,终年不断,习以为常。而儒士吴秋农则喜饮四川邛州火井槽的“锅焙茶”,并作诗赋此茶。体察、品评、鉴赏中国宫廷与文士品茗习尚,是中外旅游者进行访古旅游、仿古旅游、中国茶文化旅游活动时,参与的内容和项目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